为了使老人们过好信仰生活,特在楼内设置了小圣堂。神父们经常到这里做弥撒,极大地方便了那些因体弱而不便去大堂参礼的老人。对于病重卧床的老年教友,神父随时到床头为他们听告解,送圣体。
生长在教外家庭的我,幼时因病危而蒙受洗礼;九岁时又因居家拥挤搬进一基督徒住的四合院中,隔壁还住着四位修女,在她们的熏陶下开始了我的信仰生活:早晨,与她们同默想共扫地;晚上,带着她们讲的圣经故事进入梦乡。
8日,在圣母无染原罪国家圣殿做弥撒,参观70多个圣母小圣堂,及诸多教会艺术珍品。大家对宏伟的圣殿及其建筑艺术赞叹不已。下午前往马里兰的匹兹堡,参观了伊莉萨白西顿圣殿、圣母山、美国所修道院等教会机构。
本堂区的神父和在此曾服务过的神父、修女以及特邀嘉宾40余位神职人员参礼。 这次庆典活动是我们堂区几十年来前所未有的一次盛大的礼仪庆典,堂区神长教友特别重视,提前一个多月就开始这次庆典礼仪的筹备工作。
总主教区有一百三十六个本堂区,教区司铎一百二十九位,会士司铎两百三十六位,修会辅理修士四百一十六位,修女四百五十九位,大修生八十位。教区内教会创办的各级学校有一百零三所,慈善机构三十八个。
她每天念三分玫瑰经为主教、神父、修女、修士。为冷淡教友。为教友祈祷、补赎是姆姆生活的中心,她的奉献如其芳名一般意义深远,真有“春蚕到死丝方尽”的精神,这是姆姆一生热爱教会的缩写。
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印度德肋撒修女说:“孩子是成年人最好的老师。”多年前,我并不了解德肋撒修女所说的话到底是什么意思,孩子们向来都称我们这些成年人为老师,我们怎么可能会反过来称孩子为老师呢?
他们其后参观过去半世纪在花莲教区奉献的神父、修女早期使用的文物,搭配老照片的详细解说。
当时她显现给三位小牧童卢济亚、雅钦达和方济各时,介绍自己是玫瑰经圣母,并特别嘱咐他们要天天颂念玫瑰经,才能求得(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
故事的主人公是个小男孩,叫小鹏,今年才6岁。由于他家庭良好的宗教氛围的熏陶,小鹏很喜欢到圣堂去找小耶稣———拜圣体。每天放学回家路过圣堂,他必和妈妈进堂去朝拜圣体,哪怕只有两三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