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徒所受的洗礼,是藉着水及圣神。水是外在的标记,而圣神却是内在的净化。使我们的心灵成为天主圣神的宫殿,既然是天主的宫殿,我们要格外地爱护它、保存它,不让它因我们的本性的私欲偏情所损坏。
当你们的父母不能再有能力为你做什么的时候,这也不是你轻视父母的一种理由,因为在他们有能力的时候,他们为社会为家庭作出了他们的贡献,为你们奉献出了他们的精力与年华,他们更是你们信仰的传承者。
关于圣母灵魂肉身一起光荣升天的问题,有几位朋友提出与我切磋,东北长春的一位“信德”的衷心读者,通过长途电话向我询问说,圣母是人,她的肉身能不能升天?因此,愿借信德一角谈谈我的看法。
人生的最后一站是临终。灵魂即将离开肉身,去面见天主,接受天主的审判。对临终者来说,最需要的除了神父的终傅圣事外,就是临终嘱祷了。
所以,祈祷是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去体验的,而且是个人性的。为什么要祈祷?祈祷是向天主开放我们的心灵。因为只有向天主开放我们的心时才能与天主相遇,只有在祈祷中与天主相遇才能更好地聆听天主并承行他的旨意。
农历新年是包括中国,越南,新加波,韩国等中华文化圈中的人们的一个最大的节日,是感恩节,也是圣诞节。福,是新年用的最多的一个字。
然后,他在三钟经讲话中邀请全球人士在困难和失败面前不要失去勇气,而要重新更新自己的努力,依靠天主的恩宠。“为能走在和平的道路上,每个人和各民族需要受到天主容貌的光照,得到他圣名的降福。”
教宗在当天的要理讲授中以“童贞玛利亚,祈祷的女性”为主题,强调我们在祈祷中应秉持随时奉命的态度,向天主的旨意敞开心门,对待自己的生命不自以为是,而是将它交在上主手里,如同圣母那样。
比尔·盖茨的答问很简单,但却是有关人生信念的重要问题:一是“孝顺”,二是“行善”,都源于《圣经》的教导:“爱你的近人如爱你自己”,因为比尔·盖茨是一位自幼熟读《圣经》的基督徒。
1970年教宗保禄六世主导的礼仪年改革,将这节日移到常年期最后一个主日,也是礼仪年最后的主日,并将基督君王节的名称改为基督普世君王节,因为它不仅是礼仪年的结束,它更是普世人类在尘世旅途最终目标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