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位基督教友朋友一片好心地向一位天主教教友说:如果天主教也像基督教有十一奉献制度,十六世纪卖赎罪卷的事就不会发生了。十一奉献是基督教的一种内规:凡领过洗的基督徒应该把薪水的十分之一捐给教会。
他在要理讲授中表示,教会的牧人不应疏远群众,而要效法基督,与穷人打成一片,带给他们天主的救恩。耶稣把天主的慈悲化为背负人类贫乏的重担,赐予每个人得救的机会。
我们是否信靠耶稣?他真是我们的救世主吗?当我们与主建立关系后,全然交托于主,并主动走近为我们牺牲在十字架上的主,谦卑做人、笃行仁爱之时,我们就成了基督奥体活的肢体,成为世界上的第二基督。
同时,也期盼神长教友拧成一股绳,凝心聚力、抓住机遇、砥砺前行,为实现老堂区的复兴梦、为基督福音的大传播再上一个新台阶。桓老师讲课结合实际一年之计在于春,办班培训正当时。
我们感谢祢、赞美祢,更求祢施展大能,藉祢的圣子基督,召唤在这世界上许多迷途的羊群,使他们能听从善牧的呼声,进入祂的羊栈、教会大家庭,共度信、望、爱的生活。期能日后同进天国,共享永福。
基督诞生于西伯来文化的环境,而他所创立的教会却没有自己的本位文化,要说有就是救赎文化、生命文化,她敞开胸怀接纳一切优秀文化,并在其中生根发芽,如今已成为真正能容纳各民族、各语言、各邦国的普世公教会。
也只有这样,我们才不会受到基督的责斥:你们寻找我,并不是因为看到了神迹,而是因为吃饼吃饱了!(若6:26)我们追寻的应是基督本身,是他的愿望;而非是他以外的一些东西,哪怕这些东西与他有关。
第十章踏着基督的脚印问题57:我们必须抛弃一切跟随基督吗?在耶稣时代,愿意在灵修生活上有所进步的青年人习惯于离开家乡,去与一位师父一起生活。他们在那里研读圣经,通过实践学习祈祷和礼仪。
教宗在弥撒讲道中,期勉伊拉克信友,在圣神的启发下,获得天主的德能和智慧,这德能和智慧就是基督在十字架上启示的天主的慈悲与宽恕。教宗希望信友们做传福音的门徒,蒙天主召叫去见证改变生命的智慧。
教宗在弥撒讲道中,期勉伊拉克信友,在圣神的启发下,获得天主的德能和智慧,这德能和智慧就是基督在十字架上启示的天主的慈悲与宽恕。教宗希望信友们做传福音的门徒,蒙天主召叫去见证改变生命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