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温和的重点即在於「彼此担待的能力」,诚如圣保禄所言:「你们要彼此担待」(2节)。教宗表示,「担待他人的缺点和烦心的事」需要有耐心。「首先是谦逊;其次是温和,以这态度彼此担待。
教宗首先引用圣保禄宗徒的话,强调教会的角石是耶稣;没有耶稣就没有教会。然後,教宗阐明这段《福音》的一个细节,帮助我们作默想。教宗说:‘耶稣出去,上山祈祷;祂彻夜向天主祈祷’。
这个信念正是圣保禄宗徒所指明的:谁能使我们与基督的爱相隔绝?(罗八35)。实际上,他们藉着死亡而进入了圆满的生命。
教宗以圣祖亚巴郎的典范和圣保禄宗徒的书信为依据(参閲:罗四16-25),解释信德与望德的关系。亚巴郎在绝望中仍怀着希望而相信了,他的信心没有衰弱(18,19节)。
1933年,她结束本笃会的初学期,在罗马城外圣保禄隐修院发愿度修行生活。
上主与人同在的顶峰是「耶稣基督被钉在十字架上」,诚如圣保禄所言,我们因基督的圣血而「成义」。为此,慈悲善工是「满全法律的试金石」,因为我们前去触摸基督的骨肉,「触摸那临在於身心受苦者身上的基督」。
圣保禄也说:在我看来,生活原是基督,死亡乃是利益(斐一21);这话是确实的:如果我们与祂同死,也必与祂同生(弟後二11)。因此,死亡是一种利益,因为它把我们带入与基督的圆满共融,永远与祂在一起。
(参阅:申八2);圣保禄宗徒吩咐他的弟子:「你务要记住耶稣基督。」
来自四大洲34个国家的74位新祝圣主教在罗马圣保禄公学参加本届学习。其中有17个非洲国家、8个亚洲国家、6个大洋洲国家和3个美洲国家。
因此,「务必破除自恋的魔咒,再次感到我们互为一体,如同圣保禄宗徒所言:『我们彼此都是一身的肢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