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另一处耶稣论公审判的结语时说得更明白了:“我实在告诉你们:凡你们没有给这些最小中的一个做的,便是没有给我做。这些人要进入永罚,而那些义人却要进入永生”(玛26:45-46)。朋友,现在你理解了吗?
我有点浮浅的看法和大家商榷,首先,我们要把信耶稣就得救升天堂这一天大喜讯告诉我们的亲朋好友,其次再谈有事找耶稣,特别在紧急时候呼一句耶稣救我耶稣爱世人,一定会让你有预想不到的效果。
我总是不厌其烦地给他们解答我所知道的事,自己觉得这是一种责任,我甚至觉得活着就是为了光荣赞美天主,就是为了把福音传遍世界每个角落,就是为了做地上的盐、世上的光。
从定婚那天起,我开始了解教会,一有机会便读书阅报,加深自己的信德,并常常到圣堂做祈祷。时光飞逝,到了商定婚期的时候。不知为什么,我却没有做新娘的快乐心情,内心始终有一种难以形容的苦涩。
他多次对他们说:勇敢些,你不是被遗弃的人。这句话意思是那些感到孤独和被遗弃的人可以从头再来,不必气馁。
1940年他在法国克吕尼(Cluny)附近的泰泽创立修会,促使他这麽做的主要原因不仅是为了祈祷,更为了接纳。当时正值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他感到自己蒙召帮助那些因战争而受苦的人。
他忆述:「你不可能做蛋饼而不打鸡蛋。而我们在这领域往往缺乏正面的经验。」
今天上主召叫你与祂一同走过城市,你的城市。祂召叫你做祂的传教使徒,好叫你分享那愿意在我们生命的各个角落不断回响的伟大呢喃细语:‘满心喜悦吧,上主与你同在!’(参阅:路一28)。
目睹这一情景,这位父亲再次说道:“儿子,我希望你做送回去的那种人。”儿子高兴地将手推车送回了原处。显而易见,这个故事并不是在探讨送不送还手推车的问题,它探讨的是一个简单行为背后的价值认知问题。
祖母经常在吃饭时讲几句有关信仰与人生的话语:饭前求主赏赐可口饭菜、求天主使庄稼丰收;求妈妈做的好吃一点、求大家互相谦让一点;饭后感谢主的恩赐、感谢妈妈的辛苦、感谢家人的谦让、感谢一切为了吃饭而做出劳苦的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