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们真正地要与基督相遇,我们必须在穷人受苦的身上触摸祂,以对感恩祭所赐予的圣事性共融做出回应。基督的圣体,在神圣的礼仪中被擘开;借着爱德和分享,在最弱小弟兄姊妹的面容和身上被找到。
这不仅是“我们相信”有某种我们理性无法明白的超越性事物、一个奥秘——一个高不可攀、遥不可及、不可见又不可名状的天主。相反地,如同圣保禄宗徒告诉我们,而是天主圣神居住在我们内。
这是因为宗教具有普适性。这种普适性在三大宗教的教义中都有体现,儒教作为一种没有得到公认的宗教,能被多个民族接受也说明其有一定的普适性。这种普适性是什么呢?是尊重人性。
我们是蒙恩得救的人,是恩主耶稣在十字架上为担当我们的罪流出鲜血舍去性命做出牺牲,给我们打开了通往天国的道路。
教宗最后说,当社会承认生命在年长、残疾、严重疾病,直至死亡时的宝贵性;当社会教导我们把生病和受苦的人看成是整个社会的恩典时,这样的社会才是个真正的接纳人的社会。
教宗要求他们做保护和保存者,按照不能浪费和善用资源的传统,把灵性神恩的首要性和经济与效益结合起来。
辅仁大学校牧室为增进校内一级主管和教职员充实对天主教会的了解,每学期都开设认识天主教系列性专题演讲,这学期以介绍台湾七个教区为主题。
斐洛尼枢机继续强调,福传背景下,修女作为女性有着特殊的神恩,丰富了世界各地教会的传教性。
刘世功主教在讲道中诠释了天主教义里的超性三德,即信德、爱德和望德,引经据典,以此释怀望爱村的来历乃包含体现了教义对人完善自己品德,不断追求高尚的要求。
他最后叮嘱主教们始终守护好超性的双重任务说:首先是向天主祈祷:你们不要忘记祈祷!祈祷是主教为自己的信众与天主交涉的条件。不要忘记这一点!其次是接近自己的信众。你们要藉着这双重任务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