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教友才可以深刻而又积极地厕身于现世秩序的实际中,在做事时,承担起他的责任,同时却也以教会生气蓬勃的成员和见证身份,在现世事物中表现出教会的存在和工作力量(三)。
他指出,忏悔者通过承认冒犯了“无限美善”的天主,从而认识到“爱天主在万有之上”,就是把天主置于一切的中心,作为旅途上的明灯和所有价值秩序的基础,并将一切托付于天主。
宗教能为寻求这些价值、建设公正及爱好和平的社会和国际秩序作出宝贵贡献。教宗的这个思想也在他为今年世界和平日发表的文告中提出,这篇文告的主题是:宗教自由,通往和平的途径。
也不要在地上称人为你们的父……你们也不要被称为导师……(玛23:4-10)主耶稣以法利塞人和经师们的言行不一、虚荣傲慢为例子,以不要、不可为教会内的秩序和关系作了禁止性的规范
教宗解释说:“我们不能说全球化与有秩序的世界是同义词,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但是这种“分散与随机”的传教,不等于管理上的一片散沙,他们仍然是在本堂神长领导下,有计划、有秩序的传教活动。如同他们对定点课堂———“集中传教”的领导一样。
关于人的行动举止,则应该以天主在宇宙中所制定的秩序,以及一种全面和彼此关怀的人文主义观点为依据。
这也意味著,信徒们可以根据他们的宗教观点,在社会、政治和文化辩论中,以及为国际秩序做出贡献。
1895年,厄瓜多尔的宪法秩序遭受破坏,一场旨在“结束神权政治”的革命爆发了。
萨科枢机对此表示,尽管近20年来我们一直处在如此的状况中,混乱无秩序,人们仍然不断询问:和平与捍卫人性尊严的行动何时来到。为此,需要时间。但首先需要政治人士有和平的意愿。如果没有这一点,就没有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