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观马槽中的婴孩耶稣,贤士们意识到各自良心的声音是合理的:他从天主而来,而天主是善的天主,祂是一位父亲。
而这种分享最终借着耶稣基督的降生成人与死亡复活达到了高峰。所以,耶稣本身就是天主通传给人类的生命,就是他传给人类的“福音”。
在今天的要理讲授中,我愿意与你们一起默观一位在哭泣中活出希望的女性形象。在哭泣中活出的希望。她就是辣黑耳,雅各伯的妻子,若瑟和本雅明的母亲。根据《创世纪》的记载,她在生产第二子本雅明时因难产而去世。
宋神父就耶稣基督是天父慈悲的面容、我们需要时刻默观慈悲的奥迹、慈悲是教会生活的基础、怎样善度慈悲禧年及从圣方济的言论看慈悲的天主等课题为大家展开了详细详尽的讲解,并邀请大家畅谈对教会慈悲禧年的理解、回想一些圣人的慈悲事迹以及对万物的慈悲计划
侯兰菊修女在避静期间参考依纳爵神操中的灵修特质,就意识省察;在默观祈祷前怎样准备;怎样进行圣经的默观;怎样在默观中求恩;如何见导师;如何重温祈祷等五个方面做了细致入微的分享和讲解。
如果死亡是生命的结局,那么,人生的每一天,包括任何的辉煌,都会黯然失色,毫无生机。这十位童女在等待黑暗之后的光明,等待死亡之后的永生。等待的人,不仅生命充满了希望,而且充满了活力。
本笃十六世在他关于耶稣的著作中从不同的角度谈这个问题,将重点放在赎罪上:如何将耶稣的死亡看作为人类赎罪的举动。
在追思礼仪中,牛神父称赞杨道公老师是一位真正的基督徒和门徒;张神父分享了杨老师一生助人行善的动力及基督徒的死亡观;昆明中学徐岳峰老师回顾了杨老师在校教书时的嘉言懿行和他爱岗敬业的精神;学生代表邱国强回忆了杨老师为学生们的辛勤耕耘和无私奉献的大爱
而爱的最顶峰则是十字架的苦难,天主圣子为了人类能够得到生命而奉献自己,陷入死亡的深渊。为了使人能够配得上天主,他不怕空虚自己,服从至死,且死在十字架上。
在「贴近现实的独特教学观」启发下,圣喇沙落实了新的教学方法。他用法文授课,而非当时广泛使用的拉丁文;他按照学生类型分班授课,以提升学习效果。圣喇沙也在乡间开办师资训练班,并设立成人主日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