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朗西斯慕洛妮(FrancisMoloney),一位满腔热血、意欲扶贫济苦的年轻寡妇,她对高隆会的初成乍立、为中国扬帆待发,全然看在眼里。她恨不得自己便是该传教活动中的一分子!她的耐心,终究有了回报。
门徒渐渐增多,教会事物繁忙,在日常的供应品上,疏忽了他们的寡妇。(宗6:1)所以宗徒们认为:让我们放弃天主的圣言而操管饮食,实在不相宜(宗6:3)。
依撒意亚先知的最後几句话说得真好:停止作孽,学习行善,寻求正义,责斥压迫人的人,为孤儿伸冤,为寡妇辩护(依一16-17)。你们想想许多来到欧洲的难民,他们前途未卜。
耶稣对纳因城寡妇的哭泣(参路七12-17),以及对雅依洛(参路八41-56)的恳求所表现的悲悯之心,都是很值得参考的地方,可让我们学习与这许多受苦家庭分担他们身心的苦难。
这不正是吾主耶稣亲自表扬的“穷寡妇”精神吗?第二天,我把范大姐献的钱给杨神父送去,杨神父也深受感动,马上来东河区看望她,再次给她行了终傅圣事,并放了临终大赦。
一个寡妇孑然孤立,你可以在她身影的肃穆中见到孤独。游戏中的孩子,突然噩梦般地遭到遗弃,你可以在他们的表情里发现孤独。每一个人活在世上内心都会有一份孤独的重负。身为司铎,同样逃不过孤独的困扰。
有一天,当耶稣复活了一位寡妇的儿子之后,人们高呼:“天主眷顾了他的人民!”(路7:16)。
在这个竞争激烈的时代,金钱为我们每个人都十分重要的,如何从财富上看到了天主的旨意,这为我们每个基督徒来说无疑是一个值得反省的问题,也许,我们都没有盖茨那样多的财富,但我们却可以像穷寡妇(谷12:41-44
沙勿略神父在讲道中读到的福音是圣史路加所载耶稣复活纳因城寡妇的独子的故事(耶稣按住棺材,对死去的孩子说:青年人,我对你说:起来吧!参阅路7:14)。
几年后,唯一的家产两间土坯房子,六月雨天倒塌,实在是寡妇度日雪上加霜。为了孩子我要活下去把二儿子送给邵家庄教堂抚养是唯一的选择,那时教堂的神父很同情这位母亲的背景,对孩子照顾的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