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弥撒颂谢词第四式就这样说,「全能永生的天主,我们时时处处感谢祢,实在是理所当然的,并能使人得救」。
吴永恒修士告诉信德网,他们是第一次受邀参加进德公益圣诞晚会,为了唱好《平安夜》、《光荣颂》这两首拉丁-中文经典名曲,他们进行了一个多月的练习。
在基督徒的日常生活中,诵念《圣三光荣颂》(GloryBe)是一种表达对天主圣三——圣父、圣子、圣神——无限敬礼与赞美的方式。我们常说:“愿光荣归于父、及子、及圣神……”但“光荣”究竟意味着什么?
我们常说耶稣是我们的朋友,可为何在需要倾诉、需要慰藉的时候,我们不去向耶稣祈祷,却要靠酒精的麻醉来唱颂世俗间的友情呢?耶稣曾说:“我不再称你们为仆人,我要称你们为朋友。”这句话蕴含了多少深情与厚爱啊。
那夜,我们就一直这样进行着,直到念早祷为止,一夜未眠。在教堂里,我感到内心火热热的,我愿以极大的热忱,来学习这种在内心不止息的祈祷,并祈求天主帮助我。
我们以玛利亚的双目来瞻仰圣体,依赖童贞圣母的转祷,教会把救恩神粮──基督带给万民,让他们承认并接受他为唯一的救主。
先教宗若望保祿二世在《祝贺普世天主教神恩复兴运动二十五周年纪念》一文中讲到:“无论神恩复兴运动用哪些形式——圣神同祷会、盟约团体,或生活和服务团体——它的灵性效果在于常常加强与普世教会和本地教会的共融…
这两座圣母无玷圣心态像,在埔里游行后,其中一尊圣母像安座于埔里天主堂,另一尊在环潭祈福活动后,安座于日月潭圣爱园地,持续地镇守在台湾的中心点,为本地人民及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代祷祈福,并使这教会园地成为日月潭另一个世界宗教朝圣景点
弥撒开始时的集祷经写道:仁慈的天父,求祢帮助我们始终仔细聆听圣神的声音。教宗的讲道从这句祷词谈起,指出众信徒应当持有的一种基本态度,即聆听那使教会和心灵充满生机的圣神。
我们可以在任何时候为他人代祷,但在弥撒中则是以一种特别的方式为他人祈祷。在祈祷中,无论他人离我们有多远,即使死亡也无法使我们彼此隔离。弥撒会使我们在基督之体内相聚一起,我们称为诸圣相通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