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服务的对象非常多元,包括:弱势群体、移民、病患、服刑人、残疾人和受伤的家庭。这展现出「没有天主不愿意救援的人类匮乏」。教宗首先引用《慈悲的面容》诏书,阐述慈悲的意义(参阅:9号、12号)。
在教宗83岁生日之际,各国领导人和宗教领袖也向教宗寄发贺函。
拉奎拉教区总主教彼得罗基(GiuseppePetrocchi)枢机对本新闻网解释说:“教宗切来斯蒂诺五世非凡的直觉力创造了这个宗教与社会的礼仪,它具有一个普世性的意义:就是说,它适合所有人和每一个人。
乐队、古装人物、马匹、牛车、驴子走上街头,大人小孩投入其中,其中不乏由教师带领的学校团体、公家和私人单位,文化、体育爱好者协会,工匠、商人和专业人士,众人齐心参与游行,拼凑出一大幅民俗传统的镶嵌画。
吉隆坡总教区清楚指出成为《愿祢受赞颂》堂区的益处,并强调作为个人和堂区的成员都有责任真正帮助照顾我们的共同家园。
我邀请每个人成为这个盟友关系的主角,承担起个人和团体的使命,携手打造一个团结的人文精神之梦,回应人的期待与天主的计划。」
在此机会上,教宗方济各致函巴拉圭主教们,写道,“愿这牧灵之家成为你们彼此表达弟兄般共融的地方,以及关怀最需要帮助的人和被社会遗弃者的场所。透过你们的善功和言行,使他们感受到上主的温柔与亲近”。
此外,教宗鼓励那些无法参与礼仪的人和家庭,善用传播工具“在家中一同祈祷”。
迪达古也是“迪达古佛教学院”创始人和院长,该机构为缅甸社会不同项目提供资金。教宗方济各2017年牧灵访问缅甸时曾与这位佛教领袖会晤。此外,迪达古高僧在2011年也曾来过梵蒂冈拜访本笃十六世教宗。
亲民、谦逊、简朴、坚持天主的慈悲、爱近人和团结一心,均为其特色。」卢恰尼以主教的身份参与了梵二大公会议,并「将梵二的经验加以应用,落实于他短暂的教宗牧职,促使教会沿著梵二指示的康庄大道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