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六六年,慈幼会会士第一次踏上这片土地,至今仍然活跃在当地的教育、社会牧灵、堂区管理等领域。半个多世纪以来,慈幼会传教士们在这里陆续开办了幼儿园和中小学校。
教宗特别强调青年的陪伴和福传,并吁请主教们热切恳求圣神,使教会能开启一条新途径,以满全青年的期待,同时找出一个深度的灵修和更切实际的归属感。最后,教宗方济各鼓励法国主教们在整个社会中促进相遇文化。
灵修生活只靠自己安排。我喜欢读圣经,偶尔也写点心得。生活中常能感受到天主的同在。我常祈祷说:我一直生活在你的恩典中,而却无以回报。我急切地想做点什么,却又什么都不会,我很气恼自己的无用!
由此,深化期待圣诞的灵修生活意义。美国宗座少年儿童传教善会主任约翰•科扎蒙席致函本社介绍说,“在我们积极筹备迎接圣诞节之际,实在无法忘记我在传教区国家中见到的孩子们”。
我探访过整个巴西雨林和亚马逊流域的其他国家,我们总是多少听见教会牧灵工作人员、主教、司铎的烦恼,因为那里缺乏履行使命的条件:我们必须开辟新的道路,好能在亚马逊地区当前的历史性时刻真正履行使命。
意大利主教团移民办公室循序渐进地为他们规划了牧灵关怀,任命一名司铎为全国协调人,并将每个团体托付给各自所在地的拉丁礼主教来负责。
科尔里奇总主教指出,「以往主教们只在堂区或教区层级作出回应,但这次危机的规模需要整个教会作出全国性的回应,以补充并协调地方性的措施」。
教宗在信函中对巴拉圭主教团此一牧灵举动表示赞赏,并向该国全体信友颁赐降福,也请信友们“为他祈祷,并为他服务天主神圣子民的工作结出丰硕果实祈祷”。教宗祈求卡库佩奇迹童贞圣母护佑巴拉圭全国。
教宗提到他过去曾因牧灵工作来到厄瓜多尔并指出数个世纪以来信仰塑造了当地人民的身份认同。教宗列举出这块土地上施予仁慈、为改善社会作出贡献的光辉形象。
宣教是一个个信仰人的义务,而且整个教会的义务。有爱的地方就有宣布福音的行动。笔者作为一个信仰人、宣教士,以观察者的身份,向诸位神长们敢提出在中国设立外方宣教会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