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即发现圣物室的对门还有一间房子,里面似乎有人说话,于是我走进了这间房子,里面坐着两位大约三十岁上下的女士(我不知道她们是不是修女,姑且如此称呼吧)。
我问他对人生的看法,他说:走一步,看一步,没有什么固定的看法。我问他追求什么?他说:平安、健康、愉快地过一生足矣。我说:身后事如何考虑?他说:管不了那么多,谁也没有见过,谁知身后是什么样子?
两口子生气时,丈夫还说:愿意走,愿意离随便你,给你一半房钱我慢慢还你。一个月就挣1500元,拿什么还?吴杰英看到钱没指望要,房子又搬不走,心中满是怨恨,甚至想着把房子烧了,大家同归于尽。
教堂合影,右一为卢神父大西山另外的两位神父则是在神父的关怀下一步步走过来的,从当修士到晋铎,神父陪伴他们走过了每一段,当时,夏青松神父和李福民神父还是修士,每到寒暑假,他们都会回到堂区,协助神父做些福传的工作
怀着一颗战战兢兢、既兴奋又期待的心,走进了河北进德老年之家,它给的感觉是平静、安宁,回想起来这还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踏进这种地方,经过负责这里的修女介绍,了解到老人们的状况各不一样,有不能说话失智的老人,
当他跟这种东西接通的时候,笔下出现的所有人物,也包括整个的故事,都有一种晦涩和深邃存在,有一种质朴存在,也就更有可能摆脱现实生活中某个集团、某种世俗力量所制造出来的各种概念的辖制,使其思维能够始终行大道、走大路
为此,教会教导我们要常常默想死亡,为的是能看清人世间的一切,善走正路,归向天主——生命的根源。根据史书记载,圣嘉禄在书桌上放了一个骷髅,一睁眼就能看到并想到死。
圣依纳爵就是借着战场上的一颗子弹走出了虚幻,归依了天主,成为了圣人。金仰科也是在一场变故中发现了天主并跟随了他。1974年金仰科高中毕业,在校期间成绩不错,深受老师的器重,一直是语文课代表。
好在家庭养老院一步步走入了正轨,照顾老人们,是蔚玛利亚喜欢做的事情,这也是她收老人的另外一个原因。
那么,不论我们乘坐哪次人生的列车,不论天主让我们在哪站下车,我们都会无怨无悔地跟主走。春天来了,让我们一起祈祷,为了更加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