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圣母无原罪
2011-11-21

这是在起初时人类的原型(archetype)和中国文化上的:人之初,性本善是有异曲同工之妙。

特稿:从新教宗当选看普世教会及中梵未来关系
2013-03-18

虽然耶稣会与中国的友谊源远流长,但大公信仰与中国文化的结合及福音本地化的进程缓慢,基督福音至今还没为多数国人所认识和惠及亿万华夏同胞。

从神学的角度思考“一路一带”
2016-06-29

正念的一个特殊表现形式,我们可以从亚洲和中国文化的表达方式中察觉:亚洲人和中国人注重给对方留面子,而避免让对方丢面子。这表明了努力追求善德,以积极面待人,而避免使人承受雪上加霜的压力。

沧州:培育者培育第1期成功举办
2019-06-02

所以合一灵修用中国文化的阴阳转化,以健康的八个步骤梳理我们的“情”还是很有效果的,尤其是被卡住的点,正好成为与主合一的切入点……其次,神恩本身来说就是属于圣神的,神恩激发人内在的热忱,使之热爱基督,渴望建树教会

常备灯油驱黑暗
2021-04-09

阅读传统文化作品,可以提高个人修养,也可以让子女熟知一些中国文化常识、文化传统,一举两得。二、注入圣经智慧的“灯油”,和家人一起阅读圣经圣经作为世界性书籍,多阅读有很多作用。

与怀特海夫妇的相遇
2021-11-19

午餐中,我发现了他们对中国美食和中国文化的热爱,他们对到中国进行文化交流和授课表示出强烈的渴望。期间,我们交换了礼物,我带给他们的是一瓶上好的葡萄酒。

教宗方济各2023年5月31日公开接见教理讲授
2023-06-13

为了进入中国文化和生活,他起初按照该国风俗习惯穿着佛教僧人的服装,但后来他明白最好的方式是采取文人的生活方式和服饰。知识分子们穿得像大学教授们,他也那样穿着。

月圆人圆,主恩满盈:从天主教信仰精神审视与善度中秋佳节
2025-10-17

总结与展望中秋节,这枚深深烙印在中国文化基因中的美丽印记,通过从“赞主”而非“祭月”的角度仰望明月,从“天家共融”的维度期盼团圆,以“圣体圣事”的预像来分享饼食,并以“谢主恩泽”的心怀度过佳节,我们实现了信仰与文化的和谐共融

梵蒂冈:圣女大德肋撒五百冥诞:她心怀大无畏的传教精神
2015-03-29

教会恰好在同一庆祝她的五百冥诞和奉献生活,教宗视之为「天赐的恩宠」。教宗最後写道:「圣德肋撒的团体蒙召成为共融之家,为教会的友爱和母性作见证,向上主呈献这个饱受分裂和战争之苦的世界的种种需求。」

内蒙古:巴盟教区举办首届福传分享会
2011-07-12

作为继2010年会长学习班的延续和今年教友的一个主题。此次分享会由教区牧灵委组织,同时邀请了陕坝堂孙宪斌神父,耿西霞修女参与指导,共有7个堂区24名福传人员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