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仿佛站在母亲的坟前,遥望天堂,泪如雨下,娘啊,你生前的一幕幕闪现在女儿眼前,尤其是五十多年前,你送女儿上大学时说的那句肺腑之言,铿锵作响,使我一生铭刻在心。
2014年的一天,在美国北明尼阿波利斯市的一个小公寓里,刚刚进入花甲之年的玛丽·约翰逊在唱诗歌赞美天主。这位教师助理已经习惯了每天由心而发地对天上那位唯一的天主表达感恩和赞美。
当人为了生活奔波于尘世,忙碌俗务的时候,所能看到的往往只是眼前的一切。匆匆忙忙的脚步,五光十色的世间,已经让人很少有暇抬起头来,仰望高高的天空、茫茫的寰宇,去思索天宇的奥秘,生命的意义,人生的本原。
午后,抚顺堂区的百余名信友经过一路长途的颠簸,抵达靠山天主堂。在堂内信友们受圣神的感动用朴实的语言见证着天主的大爱。
这篇圣咏的梁架是对天主的仁慈的记忆,以色列人民尽管处在黑暗和悲伤的时期仍保存了这记忆。教宗强调天主的仁慈永远长存。教宗说:「对天主的仁慈的记忆,为我们也是重要的。
拉丁字首先突出了有道德的人是强壮的、勇敢的、能够自律和克己的:故此,德行的实践是长期成长的果实,要求努力,甚至是痛苦。相反,希腊词aretè,表示优秀的某个事物、及令人钦佩其出现的某个事物。
「然而履行真理的,却来就光明。」〈若3:21〉「履行」真理?我们一般只会说「认识」真理,或「谈论」真理……但为耶稣来说,真理是要「生活」出来的。耶稣的言行往往是出人意表的。
走过了春夏秋冬,一个人的历史延续的是另外一个人的生命,在婚姻道路上,承担这份传授生命的神圣天职应该从相恋及订婚开始。
一路颠簸的辛劳,在踏上佘山的刹那,便被一种震慑心灵的悸动取代:天上的妈妈,我终于来到您的足前了……满目苍翠的松柏吐发勃勃生机的美景并没有牵动我的心灵之目,因为全心热切的渴慕
关于圣母灵魂肉身一起光荣升天的问题,有几位朋友提出与我切磋,东北长春的一位“信德”的衷心读者,通过长途电话向我询问说,圣母是人,她的肉身能不能升天?因此,愿借信德一角谈谈我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