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个十分重要的是,不仅了解问题的存在,也要知道其它文化的美好,好对世界开放心胸。最后一个要素自然是关怀,能够开放自己,与需要我们的人分享。问:今年传教日的主题是“传好消息无须护照”。
“天父,请帮助我们,就如圣神降临节那样,给我们派遣圣神,祂是勇敢和喜乐的泉源,促使我们在我们所属的团体、语言、文化和国家之外的地方传报喜讯”。教宗说,“我们每天都需要天父,我们的日用粮。
「当我想到德兰修女时,我对她的印象就像是加尔各答人的文化内涵的杜尔加女神那样的普世修女。无疑,加尔各答做了她的首个德兰修女,然后是圣德兰修女。」
因此,我们需要“新的文化,尤其是在各层级医护人员的技术和道德培训方面”。有鉴于此,教宗提醒基督徒,在履行职务时要谨记耶稣的话:“凡你们对我这些最小兄弟中的一个所做的,就是对我做的。”
教宗说,团结关怀不仅是“一些偶尔的慷慨行为”而已,想反,团结关怀还需要创造一种思维方式,即“从团体和所有人的生命优先权的角度考虑,而不是财富被少数人独占”。
两名意大利青年还请教宗在两个礼物中挑选一个:一株生命树,或是一把木琴。教宗选了后者。相遇学校的网站指出,该机构是个宗座基金会。
教宗说,“事实上,耶稣来到世上,诞生在一个实际的民族中,来拯救每个人,不同文化和国籍的人。祂使自己成为弱小者,好使我们有能力接纳祂,接受天主这慈爱的恩典”。
在他辞世的当天上午,教宗方济各在接见国际耆那教代表团时,特别提到这位西班牙枢机:“他现在健康状况非常糟糕,已到了生命的尽头。”健康问题阿尤索枢机长期以来饱受健康状况困扰,多次住院并接受手术治疗。
教会蒙召在世界上传播接纳和关怀的文化。这种文化不把任何人看作是无用、不适合或该当丢弃的人。教宗呼吁需要用爱德及合作的全球化去回应移民现象的全球化,好使移民的境遇富有人情味。
教宗在文告中指出移民和难民不是人类战场上的棋子,谴责剥削和人口贩卖,敦促各国共同应对与移民相关的难题,并勉励人们改变态度:从偏见和惧怕走向相遇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