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指出:我们可以说,家庭和堂区是两个实现爱的共融场所,这共融在天主那里找到最终的泉源。一个真正遵循福音的教会不能不具有好客之家的形态,总是敞开着大门。
技术至上,或相信技术是进步或幸福的绝对因素,就会导致人走向商品化,最终人会发现自己的期待从未得到回应。
财富是平凡的,名望也不稀有,但心灵的宁静才是他允诺的最终赏赐,是他爱的最佳象征。他施予它的时候很谨慎,多数人从未享受过,有些人则等待了一生,是的,一直到暮年,才等到赏赐降临到他们身上。
最终让我们看到祂的临在。 教宗方济各强调说:当一切似乎都苦涩的时候,抱怨并不是好事,不仅对他人抱怨,对我们自己抱怨也是坏事。之所以不好,是因为抱怨夺去我们的希望。
为了拥有这现世财宝,我们的心最终变得疲惫不堪,变得贪得无厌,变成一颗没有爱的心。教宗继续说,关于这一点,耶稣基督也提到眼睛。眼睛是内心意图的标志,也是身体的反照。
可想而知,我的宝宝在腹中是多么恐惧、不安、暗淡和失望,最终也未能幸免于难。
约纳先知书描述说,最终,可以看出约纳是位自私之人,因为上主因着尼尼微人的祈祷,拯救了尼尼微城时,约纳竟然生上主的气,说:‘祢总是如此,祢总是宽恕!’。
在自然和精神之间,仿佛存在着一条心灵隧道,当人在思索中,回归到清静的天性,使彼此互相感知,最终领会出生命的意义。教授在同病魔抗争时,不断地思索。
有个教堂举办百年庆典,各处发请柬,最终结余1万多。他们高兴地说,虽然操点心受点累,不吃亏。这样的心理在其他堂口也可能会有。教会借助教堂百年庆典而光荣天主,无可厚非,借机为自己堂口敛财的想法就不好了。
他们彼此相爱了,最终走进了神圣的婚姻殿堂。这偶然中有必然。我曾为女儿的婚姻恳求圣母转祈天主,让她能找到一个好青年,并暗暗地在教友中为她物色。圣母俯听我祷,便有了这么一桩海外婚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