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天的课程提纲为玛窦福音第四章。龚成波神父以一段祈祷开始了当天的讲课。之后,在神父的带领下,大家一起朗读该章圣经。
教宗在1953年9月21日那一天发现了自己的圣召:当天是圣玛窦瞻礼,17岁的贝尔格里奥路过他常去的堂口,感到需要办告解。他遇到一位不曾认识的神父,那次办告解改变了他的生命。
教宗说:“将我们联系起来的信仰纽带可以追溯到宗徒时代,特别是伯多禄和安德肋两位宗徒的联系,依照传统是安德肋宗徒将信仰带到你们的土地上。他们是血缘兄弟,尤其在为主倾流鲜血上两人是兄弟。”
新约圣经四部福音中只有玛窦福音简短地提到他们,而且与耶稣圣诞很有关系。
教宗明确提及福音中慈善撒玛黎雅人的比喻绝非一个偶然。他提醒教会,绝不可遗弃病人是一道无上命令。撒玛黎雅人看到并深切关怀那个受伤的人,用自己的所有资源去帮助他。
毫无疑问,不论犹太教或伊斯兰教的信徒,不论天主教、东正教或其它基督信仰教派的信徒,所有的人都是天主的肖像,我们都蒙召成为如同天主一般圣善慈悲(参阅:肋十一44;玛五48),但我们却不真正如此生活行事。
比如在葡萄牙埃尔瓦斯,耶稣德肋撒修女会的马加良斯(FátimaMagalhães)修女晚上会去帮助许多在大楼门廊、树旁和在长凳上栖身的无家可归者。
在港逗留期间,一天,圣神神哲学院的教授、宝血女修会刘赛眉修女邀请圣神研究中心的英文主编安贝蒂修女(Sr.BettyAnnMaheu,MM)和我去山下招待她的朋友——来访的玛利诺会佳真妮修女。
1629年艾儒略神父编著《弥撒祭义》二卷在福州刊印,1625年金尼阁神父在西安刊印《推历年瞻礼法》一卷,这一部适合基督徒的历法书,预告周年瞻礼,教会规定和斋期,同时标明中国阴历和欧洲阳历,1636年,阴玛诺神父著
1629年艾儒略神父编著《弥撒祭义》二卷在福州刊印;1625年金尼阁神父在西安刊印《推历年瞻礼法》一卷,这一部适合基督徒的历法书,预告周年瞻礼,教会规定和斋期,同时标明中国阴历和欧洲阳历;1636年,阴玛诺神父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