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主持培训班开幕式的常局长介绍,培训班为期10天,有50位天主教界的学员参加,是近年来国内首次举办这样高规格的中青年宗教界爱国人士培训班。
那时的我常进堂,领圣事望弥撒,却什么也不懂。有时我情不自禁地想起,那些因为吃饼得饱、或因渴慕耶稣的神迹、或因有求于耶稣而不得不来拥挤耶稣的人们。我尽管也在用力地拥挤着主耶稣,但是看不到生命改变的痕迹。
默观耶稣受伤的圣心常能使你们更新对今日人群的热爱,藉着关怀行动向脆弱和处境困难的人表达不求回报的爱。如此,你们就能继续不断地促进正义与和平,使每个人的尊严受到尊重。
在中国文化中,孟子说过:‘无恻隐之心,非人也’,这恻隐就是我们的怜悯之心,希望我们能常怀怜悯之心,让心中这怜悯的种子,在内心生根发芽,结出慈悲的果实。
每当我们的生命常能仰望救主,我们便能感受到自已沐浴在上主的慈爱怜悯中,我们的内心深处也会自然而然地向上主发出欢呼。
十六世纪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美洲殖民时期,这些概念也常常被教宗的诏书引用。对於这些争议,加拿大教会以15页的篇幅坚决反对上述论断,并广泛引用历史文献指出教会从不认为基督徒有权占有那些不属於基督徒的土地。
他们需要支持和智慧来为他人指引方向,我们应常为他们祈祷。中指是最高的手指。它提醒我们要为那些领导、政府官员以及那些具有权威的人祈祷。他们需要天主的指引。第四个手指是无名指(环指)。
这个福音事迹藉此教导我们要常怀惊讶和感恩之心认明天主的恩典。教宗说:懂得感谢和赞美天主为我们做的事,非常重要!我们可以反省一下:我们有能力说声谢谢吗?我们在家庭、团体和教会内经常说谢谢吗?
大家纷纷表示要为主而活,活出信德,让信仰之火常燃。吴神父为兄弟姊妹们行完覆手礼、并因父、及子、及圣神之名为他们施洗。候洗者此刻犹如脱胎换骨、重获新生。他们已然成为天国的儿女,基督奥迹的肢体。
舅舅是我学习的傍样,幼年时,他如同父亲一样常陪伴我成长,修道期间,我一直得到他的鼓励关心,为我不断祈祷,非常支持我的圣召!舅舅是家庭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