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言行一致,立场鲜明,为中国天主教独立自主自办教会原则、为中国天主教本地化神学建设、为中国天主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著书立说,在中国天主教爱国爱教事业上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取得有目共睹的成绩。
他也谈到在当地主持的两个弥撒圣祭,表示“我们清楚地看到福音的本地化如何在泰国人民中间落实”。接著,教宗谈到了他牧灵访问的第二站日本。他再次强调这次访问的格言是“保护所有生命”。
让我们想想新冠疫情,想想我们遭遇的各种困难,想想我们应该如何好好地促使讯息本地化,融入社会、经济和宗教情况大不相同的国家内。
梵二礼仪改革强调要“本地化”,而实现本地化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要改过去的“望弥撒”为“参与弥撒”。
他不强求,也没斥责教友,但也不放弃本地化的中文弥撒。他和气的和教友商量:我做两台弥撒,一台拉丁,一台中文弥撒,教友们可以选择。
尽管基督宗教在日本已有四百五十年历史,但它在当地从未有很大的发展,仍然被视为「洋教」,而教会一直试图与日本人对话及本地化。
他对天亚社说,有些教友会质疑圣歌的创新与礼仪是否配合,但他认为新的圣乐能为教会带来更新和本地化,希望让天主教圣歌更具吸引力。若望神父续说,电台也希望借此活动让对音乐创作有天赋的教友为教会作出贡献。
与梵二大公会议礼仪本地化改革的精神格格不入,结果是“其曲弥高,其和弥寡”,延缓了发展新教友的进程。神职人员应该都是一视同仁的,无偏心,有权根据情况决定其慕道期,这是对信仰负责任的表现,慕道者该听从之。
目标是堂区管理,包括建立信望爱的家庭、教友组织,推进本地化,合一运动。可以说,是教会内的整合。第三、即是服务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