祢晓得我爱祢!教宗方济各12月24晚在梵蒂冈圣伯多禄大殿主持圣诞节子夜隆重弥撒。按照传统,弥撒开始前教宗与信众聆听了《圣诞宣报词》(Kalenda)。
伯多禄继承人有意到圣地,祢儿子出生、受洗、训诲群众、死亡与复活之地朝圣。求祢与他同在,圣化他,降福他。
教宗在冈道尔夫堡“愿祢受赞颂庄园”举行首台照料受造界弥撒,敦促众人聆听“大地”和“穷人的呐喊”。“唯有默观的视野才能改变我们与受造物的关系,使我们走出生态危机。”
给我一颗新心吧:好让我相似祢圣子的德能永远顺随祢的旨意!
给我一颗新心吧:好让我相似祢圣子的德能永远顺随祢的旨意!
求祢帮助他们,保佑他们。他们是祢的子女,是我用这代价救赎的人。’ 说到这里,教宗提出一个令人费解的问题:耶稣复活以后,祂的身体发光,极为美丽,没有鞭打留下的青肿痕迹,没有伤痕,全身美好。
值此紧急关头,圣座启动了「愿祢受赞颂行动平台」,在教宗方济各《愿祢受赞颂》通谕问世五周年的特别纪念年结束之际,开启一段为期七年的旅程,邀请各地教区、堂区、教会团体、平信徒善会,以及医院、医疗中心、企业、
枢机说,“首先,我们如此祈祷:临在于圣体龛内的主耶稣基督,我们在此和在世界上的所有圣堂内朝拜祢,赞扬祢,因著祢的十字架,祢救赎了世界”。
在9月8日举行的新书发布会上,作者佩特里尼谈到对话的重要性,说明《愿祢受赞颂》通谕是他与教宗方济各交谈的起点。他提到“各方对话”的必要性,掌握学术知识的人与持守传统的人之间需要对话。
教宗於是指出,耶稣的门徒该当在这不求回报的视野上下功夫。即使没有任何人请求我们,即使我们分文不赚,即使我们不喜爱,也应行善而不计较得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