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是含忍的,爱是慈祥的,爱不嫉妒,不夸张,不自大,不作无理的事,不求己益,不动怒,不图谋恶事,不以不义为乐,却与真理同乐: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
我们要感受到耶稣的临近和温柔,这样我们也就越来越能够慈悲、忍耐、宽恕和施予爱。”
这事迹把我们重新引向洗礼,在圣洗中,我们获得光照,好使我们的言行举止,一如圣保禄给我们的指示,像‘光明之子’那样,本着谦卑、忍耐和仁慈行事。
我曾自责:怎么就连这么点考验都经受不起,你的宽仁、忍耐和爱心哪里去了呢?你不宽恕别人,天主又怎能宽恕我们呢?但是,现在,就有一些游手好闲的人,只想不劳而获,害人利己,对这样的人,又该如何处置呢?
要知道,修女们侍奉的对象是残障人,那些不会吃喝拉撒的脑子又缓慢迟钝呆滞的人,这连高端心理学家、护理专家都难以对待的难题,可她们一做就是数十年,而且是日以继夜地付出,任劳任怨、忍耐极致、毫无怨言、地做残障们的守护天使
教宗说:面对数以万计的难民因战争和饥饿而逃亡的悲剧,在他们走上生命的希望道路时,福音召唤我们,要求我们成爲最弱小者和被遗弃者的近人,给予他们真正的希望,而不只是对他们说:‘加油,忍耐吧!
回应天主的召唤,听取福音的劝谕,学会忍耐与期待,一步一个脚印地,迈向人生最完美的目标。确定目标,就是定位人生;朝向目标,就是充实人生;为目标而时刻醒悟,就是升华人生。
为此我就到圣经里面找答案:爱是含忍的,爱是慈祥的,爱不嫉妒,不夸张,不自大,不作无理的事,不求己益,不动怒,不图谋恶事,不以不义为乐,却与真理同乐,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爱永存不朽。
后来她明白了天主要求她学会忍耐。此后姐姐像变个人似的,信仰特别热诚。姐姐在家带孩子,没去工作,送完孩子上学,她就在网上看教会讲道视频,每天为传教人念玫瑰经。
古今中外,普天下凡有血肉之人死后都盼望灵魂升入天堂,但升入天堂是要付出代价的,故此,历代祖辈都劝勉人生在世,要做积德行善、求赦补赎、躲避罪恶、戒立恶表、进修谦逊之德、乐善好施、忍耐克制等悦乐天主之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