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16:15)传教是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我们应遵奉主基督的命令。“人若不信,怎么呼号呢?从未听到,又怎么信呢?没有宣传者,又怎能听到呢?若没有人奉派遣,人又怎能去宣讲呢?”
不仅学得了知识而且锻炼了意志,磨练了性格,培养了与主基督的关系,这些都是我们引以为豪的。矢发永愿也就意味着过去在修会内的培育将告一段落,而要开始投身教会与社会,服务人群。
张主教在讲道中也呼吁教友们为神职人员、度奉献生活者和圣召祈祷,面对奉献生活在当今社会的大挑战,藉着瞻仰主基督慈悲的面容,我们才会有信心、有力量,愿慈悲的天父帮助我们每一个人善度慈悲圣年。
我们要与相逢的主基督一起走向他人,设法使他们认出天主藉着基督所行的大事。
因此,你们不可与政治路线或意识形态的论战为伍,因为教会的存在不是依靠沙龙集会或民众的赞同,而是凭着她对上主基督的忠贞。狐狸有穴,飞鸟有巢,基督却没有枕头的地方(玛八18-22)。
回顾当年,他风华正茂,对主基督一心赤诚,对拯救人灵满腔热火,25年来为教会服务,无愧无悔,辛勤耕耘在主的葡萄园。
教宗强调,主基督希望透过祂的描述让我们明白,人的建筑即便再神圣也只是暂时的,我们不可把自己的安危寄托於它们。教宗感叹道:生活中,我们多少次认为事情已成定局,後来却只是片刻的浮云。
在8月3日星期四晚举行的圣体降福中,每位修女将点燃的蜡烛献于圣体前,借此再把自己献于天主,全心归向主基督。 8月8日圣多明我瞻礼,李晶主教和神父们在徐合庄堂共祭,为避静圆满结束举行了感恩祭。
我心想这或许就是主基督对我的不离不弃。就像人的一生中始终有两条生命线,一条是偶然,一条是必然。两条生命线相互交错,将一切可知不可解的种种缘由统统归为信与不信!而延伸这条生命线的就是信仰。
当天的福音讲述了妇女遇见复活主基督的事迹(参阅:玛廿八8-15)。教宗指出,这段福音章节呈现出一个日复一日的人性抉择:在耶稣复活的喜乐与希望,以及对坟墓的眷恋之间作取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