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爱也是一条原则:只喜欢真理,不喜欢不义。爱只求付出,不求回报:天主竟这样爱了世人,甚至赐下了他的独生子,使凡信他的人不致丧亡,反而得永生(若:三16)。
别人对我们的不忠不义我们是不是还记挂在怀?有没有尽力求取足够的知识以尽好自己的职务?天主赏给我们的时间与金钱我们有没有善加利用……这些都是我们很容易忽视的并有相当的责任的事。
比方说,祈祷却行不义,因为我们不能恭敬天主却又伤害穷人。又或者,我们口说爱天主,实则把自己的虚荣和收益置於天主之前。教宗继续说,今天耶稣还告诉我们,判断的标准不是数量,而是圆满。
面对这麽多人因饥饿、暴力和不义而备受煎熬的苦难,我们不能以观众自居。忽视人类的苦难,意味着什麽呢?意味着忽视天主!如果我拒绝走近那受苦的男人、女人、儿童或老人,我就是拒绝走近天主。
教宗说:从那天起,宗徒们和每位基督门徒都可以在耶路撒冷和全世界各个城市生活,包括那些充满不义与暴力的城市,因为在每座城市的上面都是同一片天空,每位居民都可以怀着希望举目仰望天乡。
亚巴郎的一席话解读了整个比喻,指出赏善惩恶是为了弥补现世的不义。当拉匝禄还在富人门前时,富人有得救的机会,但现在他已经陷入不可挽回的地步。
比喻中的判官是个不义,肆无忌惮的人,而且不敬畏天主。寡妇则是个无助的女人,在法律面前无足轻重。教宗说:一个可怜的寡妇孤零零地站在那里,无人保护她。人们忽略她,甚至不为她伸冤。
法利塞人觉得自己高人一等,不像其他的人,勒索、不义、奸婬,也不像站在一旁的税吏。法利塞人自负拥有全部,税吏却只能乞求天主的慈悲。乞求天主的慈悲,这多美好啊!
这种态度必定把信德之光遮得严严实实,而且这也是不义之举。其次是暗算那些满怀信任来投靠你的近人。教宗感叹道:我们经常看到有人满怀信任去投靠亲戚或朋友,却遭到对方的暗算、抹黑、落井下石。
教宗也谈到信友们对许多不义情况以及精神和物质上的困窘提出质疑。唯有向恩宠全然开放的心灵才能认清时代的徵兆,才能理解人类需要希望及和平的呼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