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没等我们敲门,刘老师已经热情地打开大门,嘴里不停地说着:欢迎!欢迎!房间的布置非常俭朴,家里也没有什么像样的家具,一眼让人记忆深刻地是墙壁上张贴着的天主、圣母的圣像,显露出房子主人的信仰。
2011年李神父调入大李堂口,这是一个老堂口,教友们热心,热情也比较高,什么事情都顺理成章,但是也有个别教友在遵守教规方面欠缺,比如:四旬期给孩子办婚事、给孙子办喜宴,明知道有违教会的礼仪精神和规定,但不跟神父商量
他温和善良、待人热情,常说自己无能、软弱,实则柔中带刚。
当天天气虽然不佳,欢迎仪式却依然在喜悦与热情的气氛中进行,与会青年超过50万人。教宗提醒青年警惕虚假幻想的商贩,要让耶稣进入他们的心,好使他们能举目仰望,胸怀大志。
家住点军的刘足阶,一次来教堂参观,黄继富热情地给他介绍,并邀请刘足阶和他一起参与弥撒,教给他参与礼仪和祈祷的方法,生活上嘘寒问暖。
服刑人员有病,他都热情耐心地帮助治疗,拉拉家常,让其好好改造,力争提前释放。有一年轻人判刑20年,情绪低落,破罐子破摔,想要自杀。话是开心的钥匙,通过他的耐心劝导,终于挽救了那位年轻人。
曦的妈妈热情、良善乐于助人,邻村上下,无论谁家有病人及孤寡老人,母亲总要前去看望,并将自家菜园子里的蔬菜或一些好吃的东西分施给众人,并为他们祈祷;遇到病重的人,母亲总要前去守候助终,而那时年幼的曦老黏着妈妈同去
走进教堂,大家受到本堂兰中平神父热情相迎,回忆那曾经的难忘时光,张双印神父也是难以抑制激动的心情,两位神父共同为大家主持了感恩圣祭,教友们也为可敬的神长,为两地教会献上诚挚的祈祷。
南堂圣母山在参与北京教区6座圣堂的弥撒后,给我感受最深刻的是,圣堂内始终保持着安静十分有序,即使是参礼人数满满一堂,也没有窃窃私语的声音,他们看到陌生人就给予诚挚的微笑,以示欢迎与友好,无声却不失热情。
柳建林神父热情地给他们端水果、送茶水,安排吃住,嘘寒问暖。神父亲切的说:原绥远教区小修道院几经变迁,原来的房舍荡然无存,无影无踪,留下的只是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