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这个时代也需要对天主圣爱的真理有同样的宣讲和见证。”
事情并非如此,其实人始终需要天主,即使在技术统治世界和全球化的时代,也需要天主,需要在耶稣基督身上彰显并将我们聚集在普世教会内的天主。
那是一个硝烟弥漫的时代,他在修院读书,每个人都不知道明天会如何,但却在动荡中满怀希望。修院的角落里爬满了盛开的蔷薇花,在被蹂躏的贫瘠的土地上散发着勃勃生机。
主教也呼吁教友们在今日庄稼多、工人少的时代,多为教会的圣召祈祷,恳请大家以普世教会为重,积极参与,以至诚的爱和行动关注和支持神父的福传及牧灵工作,因为基督是头,我们是肢体。
他们中很多人都是第一次走进教堂,对坐落在市中心的这座蕴含着时代、文化、历史气息的中西合璧的大教堂无不啧啧称赞,更为教堂的神圣、庄严、肃静、美丽所深深感染。
教宗首先吁请大家怀著感激的心回忆“在过去的时代那些不惧艰险为耶稣和天国而冒风险的人”,他们是“福传的根源”,当今的修道人士是那些传教先驱的继承人。
他说:“让我们祈求圣神,使我们透过天主在当今时代经过,以及在近人面容上显示的标记,常能晓得看到救恩史的整体性,好能懂得时间与人的面容都是永生天主的信使。”
在他最著名的作品中,包括《自我的来源》(SourcesoftheSelf,1989)、《世俗时代》(ASecularAge,2007)和《语言动物》(TheLanguageAnimal,2016)。
因此,教宗敦促她们省思:「如何能表达圣保禄的先知之恩,回应我们时代的种种召叫?」此外,教宗也勉励她们「踏上世界的道路」,怀著默观和怜悯的目光看待那些「渴求」福音喜讯的今日男女。
奉行以慈悲为核心价值的教宗,只希望教会回归到福音的根源,建设一个更勤奋、接纳他人与时代同步和更能意识到要“走出去的教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