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罗马:教宗主持“为基督徒合一祈祷周”闭幕晚祷:勇敢地在大公运动中前进;印度基督徒拒绝受歧视
2013-01-27

但是因为教理问题我们仍有所歧异,却不能忽略或将它们一笔带过,必须在同舟共济的精神与相互尊重中勇敢地面对。大公运动如果没有具体的悔改行动,将难以获致持久的成果;这具体的悔改行动能帮助修复记忆与关系伤痕。

圣体敬礼浅释(下)
2005-10-24

可惜,后来有些教友因不谙拉丁文弥撒,或因教理不深,故此,对用本地话举行的热心敬礼,包括“明供圣体”、“朝拜圣体”、“圣体游行”和“圣体降福”的热爱,竟超过了弥撒和圣经。

剥下闪电教的假面具
2003-09-10

望各地神长、教友对他们要提高警惕,识破魔鬼的骗人伎俩,将这些人拒之门外;为保护信德而警醒祈祷、读经,多认识教理。遇有可疑之人迅速告诉本堂神父和当地主教。切记:不要跟他们去。

仁慈堂与天津教案真相
2004-06-10

因为此乃教会史和教理讲授不可或缺的辅助部分。1870年6月21日(清同治九年五月廿三日),天津教案爆发。起因是谣传仁慈堂与迷拐幼孩有关,甚至谣传教堂挖眼剖心等情,以致积疑生忿,激成大变。

天主伴我一路同行
2006-08-03

但是,自从我在2005年12月25日圣诞节接触了天主教,并不断接受了天主教的教理,使我得益匪浅。我的信仰有了很大的改变,在我的内心,天主就是一切,只有天主才是我的挚爱。

福传员的使命
2006-06-19

四、福传员是地上的盐、世上的光教宗比约十二世生前也非常注重福传员的使命,他在《致教友传教的训导》中曾强调说:“那些被教会神长,委任传播教理的人,是地上的盐、世上的光。

教宗公开接见:为何要进堂参与主日弥撒?
2017-12-14

教宗表示:在这些环境中,需要重新唤醒主日的意识,恢复节日、喜乐、堂区团体、团结互助的意义,使心神和肉体得到休息(参閲:《天主教教理》2177-2188号)。

慈青举办辅祭日 帮助青年认识礼仪
2018-07-30

接着,大会举行礼仪问答比赛,由各院校派代表抢答,内容围绕礼仪、基本教理、香港教区、慈幼会和教会。该环节阐述答案,以培育辅祭。辅祭日高峰是感恩圣祭,由慈幼会梁定国神父主礼。

家庭要重视信仰的传承
2008-10-08

有此失误,究其因莫非:主观上,自认才疏学浅,对教理更一窃不通,对儿女的训导,心有余力不足。客观上(有文化的),则强调工作忙,无暇顾及对年轻人传授信仰的知识。

教宗邀请莫桑比克教会成为“探访的教会”
2019-09-07

教宗方济各9月5日下午在马普托圣母无染原罪主教座堂与主教、神父、男女会士、修生和教理老师会晤并发表演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