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去宣讲福音教会礼仪中不断重复迈向这一目标,特别是在圣体圣事中,永远以复活耶稣对宗徒们的派遣结尾——你们要去……(玛28,19)。
;第一天办告解,第二天就犯罪;圣诞节,我看着别人都领圣体,自己想去,却不敢去……复活节的前几天,我再次办了告解,可是补赎经还没有念完,却在耶稣受难的晚上,再次陷入了罪恶;望复活的晚上
正如使徒保禄在初期教会说的:‘假如基督没有复活,那么,我们的宣讲便是空的,你们的信仰也是空的’(格前15:14)。历史的基础与信心的经验并驾齐驱,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圣洗圣事是二十六年前,也就是一九八六年复活瞻礼时在狱中举行的。为我傅洗的是耶稣会士阮若瑟神父。他给阮友驹讲了基督信仰、要理、教他祈祷。每天带着他颂念七端玫瑰经、拜五次苦路。
在复活节前,他讲解了智慧。这一次教宗谈聪敏。 为了解生活上的事物,我们运用智力;为理解天主的事,我们则需要聪敏。前者是人的天资,后者是圣神的恩典。教宗区分智力与聪敏的不同。
在讲道中,主祭神父给教友们讲"耶稣在十字架上,把圣母玛利亚托付给若望宗徒,耶稣复活后,圣母及宗徒们经常聚在一起祈祷"要求教友们效法圣母的榜样,多多祈祷。
耶稣在他复活的那天,来到最后晚餐厅,问候门徒们说:‘愿你们平安。你们领受圣神吧’。耶稣的平安就是一个位格,一份大礼。当圣神居住在我们心中时,无人能夺走我们的平安!
’ 说到这里,教宗提出一个令人费解的问题:耶稣复活以后,祂的身体发光,极为美丽,没有鞭打留下的青肿痕迹,没有伤痕,全身美好。可是,祂身上却有创伤,有五伤。
复活的基督藉着祂的逾越奥迹已经居于历史,而教会,由共融与和平的圣事所构筑的教会,通过传播仁爱福音的宣讲,彰显天主的拯救计划。因此,宿务圣体大会将探讨圣体与使命的关系。
它也同样是可以加强我们对永生与复活的信仰和期望的节日,提醒我们努力保持纯洁无罪,善度此生。本日礼仪最显著的特点是每位司铎可为炼灵举行三台弥撒(惯例每天一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