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年前,我12岁,正做辅祭,用中文音译拉丁经文对答,不知其内容,但觉悦耳庄严;没有中文圣经,但跟着外祖母用教友袖珍祈祷书,作私人祈祷;每日念玫瑰经,每周办告解,每年封斋期逢星期五拜苦路,周年避静听道理
多少人茫然随波逐流,不知生活的意义与方向,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幸福与自由,他却以圣洁的爱吸引了我们,让我们知道生命是一份恩赐,一份与人共享的恩赐。
这三日的庆典是从圣周四晚间的主的晚餐弥撒开始,以复活主日晚祷结束。这三天的礼仪是以复活前夕的守夜礼为高峰。这是四旬期与复活期的分界点,也可以说是衔接点。
编者按:“梵二”大会以来取得了积极的成果,它使教会以崭新的面貌出现,与现代社会比以前更接近了,发挥了教友的积极主动性。特别是合一运动的对话,为消除彼此间的历史隔阂和误解,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第二件是按照教宗方济各的要求,教区各堂区延续在四旬期的星期五到星期六举行‘献给上主廿四小时’,以祈祷、忏悔、朝拜圣体为具体行动,信友获益多多,各堂区今日仍在持续。
让我提醒你几件事,当你出门来圣堂时,那帮你的女孩向你要求一些什么,你因为迟了出门,要赶时间,所以没有以好的态度回答她,这样你便是缺乏爱德。你还可以说你没有得罪天主吗?
(梵二教会宪章8,58)“事实上,她升天以后,犹未放弃她这项救世的职分,而以她频频的转求,继续为我们获取永生的恩惠,以她的母爱照顾她圣子尚在人生旅途上为困难包围的弟兄们,直到他们被引进幸福的天乡。”
后在神父的开导下,我明白了天主是如此的爱我,以这种特殊的方式召叫了我,让我背负自己的十字架。
主耶稣服务我们的方式是「为我们献出生命」,亲自承担起我们的罪过,以拯救我们。「祂没有反抗,而是全心怀著奴仆的谦卑、忍耐和服从,单单凭借爱的力量」。天父支持著耶稣的服务,在苦难中支撑著祂的圣子。
更名本源于圣经,在圣经中的男人或女人被赋予新名字以表明他们在救恩史中的特殊角色,如撒辣依改名撒辣,亚巴郎改为亚伯拉罕,西满改成伯多禄,扫禄则名为保禄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