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选自《罗马人书》的第一篇读经中,圣保禄也强调了生命的张力:虽然有苦楚,却无法与那将来在我们身上显示的光荣相比拟。这是一种苦楚和光荣之间的张力。实际上,在这张力中存在一种对天国光荣显扬的热切期待。
堂区教友在这两天,一大早就来到圣堂,相聚在天主面前,同声诵念谢恩经文以及排队办神工,认罪悔过,为新的一年、四旬期作心灵的预备。塘角君王堂的感恩弥撒,由朱才龙神父主持,百岁高龄的张振华神父共祭。
这一切让人感到,至少台湾当局和西方一些人真的相信中梵建交已经势在必行了。台湾当局着急,这可以理解。
第二个提问关乎个人主义,它使教会的肢体相隔离。教宗指出,有必要极力促使人们重新面对现实,而且迫切需要重视民间热心敬礼,因为「团体、团体的灵修使我们得到医治」。
灵修,就是不断练习除去那些与天主美善相悖逆的丑习陋行,修剪那些与荣主救灵关系不大、白白浪费宝贵时间和恩宠的兴趣爱好等不规范的疯长枝条。
面对梵二大公会议带来的更新和发展,圣若望保禄二世教宗向勒菲弗(Lefebvre)主教解释圣传的真正意义在于源自于宗徒们,蒙圣神的助佑在教会内成长;罗马主教是教会普世训导的保持者,与这训导相对立的传统概念则是自相矛盾的
教宗解释道:将天主之光与世界之光相混淆的诱惑永远是最大的诱惑。多少次我们追求权力和出风头的诱人荣耀,深信自己这样做是为了更好地为福音服务!但是我们把聚光灯转向了错误的方向,因为天主不在那里。
宽恕的爱并不否认恶行,而是拒绝把罪恶与作恶的人相等同;那个人仍然值得爱,仍然能够改变他的生活。这样一种对一切都抱有希望的爱常常使经历了它的人有可能开始一种新的生活。
当天主与人类相接触时,这种接触常常伴随着对更丰富的生命的许诺。这一点我们在亚巴郎的故事中已经看到了。天主对亚巴郎说:“我要祝福你。普世万民都将因你而蒙受祝福”(创12:2-3)。
教宗因此邀请每位基督信徒“步武圣保禄的芳踪,在基督信仰所怀抱的希望上做个可靠的见证,因为圣保禄在和耶稣基督相会后,他的内在生命完全被天主的爱所改变。是耶稣基督在赋给生命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