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经过抗日战争及社会变革动荡,当时的教堂不复存在,神职人员先后在各种情况下离去,教会肢离破碎,教务处于瘫痪状态,一片凄惨情况,惨不忍睹。
尽管她嫁给了一个天主教家庭,但在教堂里从未见过她的身影,犹如一只羊栈外的迷途羔羊,无人引领。2015年她患了肝癌,在上海肝胆医院手术治疗,之后回家在当地医院康复治疗。
微爱心小组人员每到一处除了给他们送上一点慰问品外,首先告诉他们这是来自天主的祝福,教会的问候,然后,微爱心小组的浦老师说出我们为老人以及老人家人准备的祈祷意向,并同他们一起同心合意诵念慈悲串经,深情咏唱耶稣爱你
一位在爱德工作了了20多年的老员工蔡永平对英国《每日电讯报》说:我们总是根据不同教派和小众化团体的特殊需求尽力印好圣经。
(若一4:7-8)传说圣若望在老年时,已没有精力讲长篇大论的道理,他只是不停地说:小子们,要彼此相爱!假如你们能够彼此相爱,就够了。
我们三人年龄相加超过250岁,是名副其实的老年朝圣队,德高望众的谢老(86岁)被推举为领队。此次朝圣目的有三:1、赴五原过好圣母升天瞻礼。2、劝化表哥徐应敏回头。3、拜访久别的王军神父。
掌声、喝彩声、锣鼓声此起彼伏,响彻教堂上空。原计划有120名运动员参加此次比赛,结果报到时增加了两倍。运动员大多是血气方刚的青年教友,也有年近古稀的老人和十几岁的娃娃。有很多年轻教友是请了假来的。
带上一大包不知他们喜不喜欢的婴儿服和襁褓,我这个不算老的准外婆在先生的送行下,兴冲冲提前8天登上飞往意国的航班。婴儿如期出生,这是个漂亮的中意混血儿。
还记得94年我第一次接触教会时的情景,那时,教区只有范文兴主教和几位年近半百的老神父。除了一座仅能容纳二百多人的教堂外,没有什么可以谈得上是宏伟的建筑。
分享会结束后,在百年的老教堂里举行了感恩弥撒,弥撒由张星、任智慧二位神父共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