坎塔拉梅萨神父指出,我们众人从内心深处都渴望合一,可是实现合一为何这么困难?我们希望实现合一,但要按照我们的观点合一。问题是我眼前另一个人和我所想的完全一样。因此,我们永愿无法达到任何形式的合一。
当日下午17:00整,瞻礼前夕弥撒后,圣堂内张灯结彩、座无虚席,在传统的晚祷诵经声中,教友们排起了长长的队伍,有序告解,等待着心灵的净化和圣洁,以渴望和期待的心情迎接救主耶稣的到来。
教宗强调,「五大洲的青年满怀梦想和希望而来,他们将在这里欢庆、相遇、祈祷,重新燃起渴望并再次作出承诺,以创造一个更有人情味的世界」。
这也适用于天主子女的家庭,我们渴望在天主面前毫无创伤、没有分裂,而是闪耀著圆满共融的美丽光芒。教宗然后想到中东,因为委员会的众多成员都来自中东,那里的教会受到战争、暴力和迫害的严重考验。
教宗说,信徒在祈求愿祢的名受显扬之后,渴望天国早日来临。这些话肯定不是威胁,而是喜乐的宣讲,一条喜悦的讯息。
圣保禄在写给罗马的基督徒的书信中,谈到了受造诸物的渴望,把这种痛苦比作产痛。然后,他继续写道:“我们这蒙受圣神初果的,也在自己心中叹息”(罗8:18-23)。
最后,教宗提到圣若瑟是听天主话的人,因此他是“渴望教会合一的基督所有门徒有说服力的记号。”教宗这个思想是向出席晚祷聚会的其他基督信仰教会的成员说的。教宗说:“对基督门徒合一的寻求为我们是一大挑战。
(加6:28)2、教友们寄予了神父最高的希望,渴望他真正地像主耶稣一样,亲近他们,引导他们。
这项游行活动是为纪念750年前将圣女的遗体从她被埋葬的波吉圣母堂迁移到嘉辣隐修院的事件,圣女的遗体之所以被迁移到这里,是因为她生前非常渴望加入这个隐修会。
他们的热心、虔诚、俭朴和谦逊激发了许多在俗教友成立社团、也就是所谓的第三会,这些会员渴望度圣多明我和圣方济各的灵修生活。圣多明我和圣方济各所提倡的在俗教友圣德获得许多人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