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槟城教区的圣神主教座堂,用了红色祭台布、中式灯笼,并以鲜花、水果和线香布置成传统的祭祖祭台。圣堂于2月13日大除夕安排了舞狮欢迎主礼神父进堂。
(图:天美社)工作人员经过两天多的拍摄后,在大殿约十二处不同位置架上了相机,拍摄祭台、后殿、侧面的耳堂、中殿和小圣堂。“相片拍摄工作火速进行。”
随之,十二位参礼的司铎,一一步入祭台,开始了神圣的感恩弥撒圣祭。弥撒选用《中华合一弥撒》曲,气宇恢宏,共颂主恩之声回荡在圣堂。
其余的遗骸迄今仍存放在伯多禄大殿中心祭台下方刻有彩色图文的墙内隔层。1968年6月26日,就在那个地方,教宗保禄六世想要放置19个透明的盒子来存放圣伯多禄的遗骨。
弥撒中,张主教祝圣了林家庄公墓最近安放的祭台。林家庄堂区本堂高长德神父在弥撒讲道伊始,以法蒂玛圣母显现为题,藉着三位小牧童当时的见证向教友们揭示了天堂、炼狱和地狱的不同景象。
2019年圣枝主日开始,师修女卧床养病,从此病床成了她贴身的十字架和祭台。病床成为师修女操练德兰会精神的战场:分享生命所有所是、接纳一切、爱到底和共融。
弥撒礼仪中,中华无原罪圣母女修会会长甘彩红修女及黄曲蕉修女带领罗燕芬姐妹步上祭台,请求入初学,甘主教为其举行礼仪。
韩进燮被誉为是将韩国直接石雕传统转化为精致抽象雕刻的先驱,他曾为教堂、公园和博物馆等地方制作过数十个各具特色的雕像,他的作品包括一系列韩国教堂的祭台、讲道台和雕像等雕塑作品。
不论是大三巴前地的利玛窦像、螺丝山公园的圣若望鲍思高像,甚至圣十架小堂祭台及十四苦路浮雕,都有着黄家龙先生的作品,流露出他对天主教文化与艺术融和的表达,缔造出中西文化交流传承的独有创作。
在亡者遗体前搭一临时祭台,神父在讲道中,讲了天主的爱、灵魂的尊贵、人生的意义等。在次日的送殡中,教友们排着整齐的队伍,一路祈祷着将老人送到墓地,也送到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