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一提的是厄法达组的手语《如果还有明天》,由聋哑兄弟姐妹表演,他们(她们)听不到声音,全靠前面的老师带领,却随着音乐声表达了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对主的渴望,拥有着一颗纯洁美丽的心。
圣保禄宗徒致厄弗所书中的一句话总结了文告的中心思想:为此,你们应该戒绝谎言,彼此应该说实话,因为我们彼此都是一身的肢体(四25)。教宗解释道,正是出于这一深刻的原因,我们有义务保护真理。
原祖亚当、厄娃违背了天主的旨意,成了天主的叛逆者。天主为了拯救人类的灵魂,拣选童贞玛利亚为母,降生成人,来救世赎世。
接着,教宗谈到当天弥撒礼仪三篇读经的丰富内容:第一篇取自德训篇第二十四章,第二篇取自圣保禄宗徒致厄弗所人书的开场白,第三篇则取自若望福音的序言。
“我们看到在天堂上与基督,新亚当在一起的还有圣母玛利亚,新的厄娃,这让我们在尘世旅程中感到了安慰和希望”。“圣母在天上等待我们,如同一个等待子女回家的母亲。实际上,天主子民称她为‘上天之门’。
教宗由此提及梅瑟、亚巴郎、厄里亚,以及天主子民的经验。他说:「不论是个人或子民的救恩史,都扎根于启程、离开和前行的意愿,这并非自发的举动,而是回应召叫、信赖许诺。
天主对子民说:“厄弗辣因!我怎能舍弃你?我的心已转变,我的五内已感动;因为我是天主而不是人,是在你中间的圣者,而不是伏于城门的仇敌”(欧十一8-9)。
教宗首先期勉罗马教区的全体成员成为「使天主的城邑欢乐的河流」(咏四十六5),有如厄则克尔先知在神视中看见的圣殿下方涌流的河水,带给人们天主圣言,好使心灵的荒漠生意盎然(参阅:则四十七)。
事实上,他们随同保禄离开格林多城,先是去了厄弗所,然后来到罗马,他们的住家继续成为“要理讲授的场所”。保禄称他们为“基督耶稣内的助手”,感谢他们为了救自己而冒著生命的危险(参:罗十六4)。
他说:「厄里亚先知问道,天主在哪里?天主不在混乱、喧嚣、嘈杂中,而是在『轻柔的微风里』。耶稣也独自退到山上,为聆听天父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