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的耶稣会士时曾表示,危机是全球性的,我们的目光必须专注於看待世间善与恶的标准,努力弄清楚世界是如何运作的。
50年的大公对话帮助我们克服了许多争论,加深了相互了解和信任。通过共同服事近人,尤其是受苦和受迫害的人,我们更加彼此接近。藉着对话和分享见证,我们彼此不再是外人,反而懂得合一的因素远超过分裂的因素。
在司铎的禧年庆典上,教宗良十四世祝圣来自世界各地的新司铎,嘱咐众位司铎效法耶稣圣心,善尽牧灵职责,不丢失任何一只羊。“愿我们的心每天愈加相似于基督的圣心,祂是至高且永远的善牧。”
新德里(亚洲新闻)-使用剑、镰刀和铁棍围殴:这就是一位名叫普拉卡什拉克拉的基督徒部落在印度贾坎德邦的死亡。
人们因着对我的敬意,每年都在庆祝我的生日,在这期间,人们会买许多的礼品,许多电台会不断地广播,电视节目中会有许多商业广告,在世界的每个角落,虽然人们都在谈论着我的生日,但如今我却越来越被人们遗忘了。
教宗期勉重整奥斯定会会士们缔造共融,活出「一心一德」的兄弟情谊。本届重整奥斯定会修会大会的格言取自圣奥斯定在《忏悔录》中对天主的祈祷:「我们的一切希望在於祢的大慈大悲。
假如我是教宗方济各,为了在中国的天主教,我会效法利玛窦神父的精神,学懂得国人的酱缸文化。这酱缸文化,在柏杨的笔下,被描写的淋漓尽致。
今年教宗主持的圣周五拜苦路的默想是安博罗削图书馆负责人拉瓦西蒙席撰写,他从默想耶稣背负十字架上加尔瓦略山受死的充满鲜血、鞭打、凌辱、眼泪、肉身和精神痛苦的苦路,而唤起对今日社会的反思。
基督走向哥耳哥达的苦路是天主赐予人的巨大恩典。在这慈悲禧年的行程中,巴塞蒂枢机愿意在苦路默想中彰显天主对人无边无际的爱。这份爱反对人性的小气,参与世界的苦难,遇到十字架的绊脚石。
湖北大学政治系康志杰教授天主教的礼仪是神学理论的外在表现形式,其中包蕴着浓厚的文化内容,对于信徒来说,可提升信仰素质,加固信仰根基;对于非信徒来说,是引入信仰境界的最佳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