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在讲话中接着提及在许多方面富裕的国家中,穷人却日益增加。他勉励荷兰教会重视信友们的慷慨行为,将基督的光和怜悯带到期待祂的地方,尤其带给社会边缘人士。
我愿意说,教宗方济各促使我们不以抽象方式看待人的中心地位,而视每个人必须是我们行动的中心,穷人、边缘人、弱小者、脆弱的人、没有声音的人尤其如此。
(原载9月13日《中华新闻》作者侯玢)读后,我联想起了这位钢铁大王卡耐基说过的一句名言:“富人在道义上有义务把他的一部分财产分给穷人。如果一个人守着财富死去,是最可耻的。”
在那物资供应十分紧张的日子里,神父常常把自己少得可怜的粮油票,及仅有的微薄工资送给周围的穷人。他自己忍饥受饿积极乐观,坚定地走着他成圣的苦路。他严以律己宽以待人方圆几十里,有口皆碑。
他在首站普拉托强调,必须打击剥削劳工的毒瘤和违法行为的毒液,亲近社会各种极为脆弱的群体,包括穷人、移民和家庭。教宗方济各早上8点来到普拉托圣斯德望主教座堂,沿途欢迎他的横幅标语有意大利文也有中文。
接纳至关重要,要接纳穷人,接纳病患和遭遗弃者。‘俯身亲近’受苦者和病患正是慈悲美德最淋漓尽致的表达方式,每一个全心全意全灵为病患和受排斥者服务的医疗人员都领悟了慈悲的意义。
在这方面,我们应该关注政治的贫困,并要意识到今天我们所谓的穷人就是居民,他们充当着某个社会角色;否则我们将继续做一些可能徒劳无益的事。问:战争对世界贫困现象会有多大的影响呢?
在这一年唐山教区积极响应教宗的号召,走近穷人,陪伴弱小,践行慈悲,这一年我们吟诗歌唱,歌颂慈悲,这一年我们走出去朝圣感恩,今晚祝愿各堂区唱经班的人员把自己最好的赞美之声表达出来。
让人尤其感动的,是三位陕西修女辛勤的付出,她们回应上主的召叫,效法了德肋撒姆姆的榜样,丰盈满足了穷人口中的呼唤:我渴,用行动诠释了爱的真谛。这种芳表吐露着灵魂的香气,散发内在的至美!
正是人性上的敏觉和历史的具体环境令两位教宗都关注人的尊严和穷人问题,知道他们期待着福音喜讯的实现。因此,在天主慈悲的观点上二人很相似。慈悲并不消除公义,反而超越公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