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陷入一种错觉,认为世上只有两类人:生者与死者。然而,《若望福音》借著拉匝禄的复活,挑战了这一观点:真正的死人不仅是那些停止呼吸的人,也包括那些被恐惧、羞耻和控制所束缚的人。
玛利亚玛达肋娜用眼泪洗濯耶稣的圣足(©TonyBaggett-stock.adobe.com)在与耶稣的日常互动及在祂宽恕的力量中,我们重新发现我们的根基。
因此,教父们一致认为,当我们称呼圣母时,在其名字前面,一定要加上童贞二字,为童贞玛利亚,以凸显圣母整个一生,从生到死,都是童贞的。(同上,第1111号。)
印度的德肋撒姆姆禁止她的修女们到那些没有司铎的地方传教。为她而言,圣体就是她及整个修会的基础与根源:没有司铎就没有圣体,没有圣体就没有仁爱修女会。
从种族的角度看,耶稣传教的对象不仅有本族的犹太人,更有外邦人。对于犹太人,包括法利塞人(尼苛德摩)、撒杜塞人(询问复活之事)等不同的阶层和党派。对于外邦人,包括撒玛黎雅人、希腊人等。
我们也会如同外邦人那样喋喋不休,一如耶稣所说的;或者如同假善人一样立在街头祈祷(参:玛六5,7)。一颗爱天主的心能使一个无言的意念,例如在圣像前的呼求,或向圣堂示意的亲吻成为祈祷。
在社会上,有些人因家庭经济拮据、生理缺陷、相貌不雅、身材矮小、被社会歧视遗弃、被爱神丘比特所遗忘的可怜人。他们是无辜的人,也是天主的宝贝儿女。
天主的这一伟大计划,发生在“大约四万年以前”,“他愿意发生在两千年以前的这个基督诞生的伟大奥迹作为他计划的颠峰;从那时候就开始说‘时期已满’,意思就是说天主的计划完满的启示于人了,并在基督内得以实现,但他也要求人类去接纳这位诞生的天主
《天主教教理》教导说:耶稣下降阴府,并非为救那些下地狱的人,也非为毁灭地狱而是为拯救那些先祂而去世的义人(633)。
耶稣用这个比喻让我们记得当人自欺(说)靠自己完成,忘记恩情,忘记生命的基本事实时所发生的:善是来自天主的恩宠,来自他白白的恩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