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以天父的爱注视着我们,祝福我们。圣母注视我们就如天主注视了她那样,她是纳匝肋的卑微少女,在世人的眼里无足轻重,却被天主拣选,在天主眼中是珍贵的。
(路廿二42),遂怀著信赖将自己交付于天父。由于爱,天主可能让我们走上艰难的道路,经受创伤和痛苦,但祂绝不会舍弃我们。祂将永远与我们同在,陪伴在我们身旁和内心深处。
即使我们是完美的人,圣洁冰清,绝不会偏离圣善的生活,我们仍永远是亏欠天父一切的子女。然而,骄傲是每个基督徒生活中最危险的态度。
’”教宗继续向信友说,唯有上主能够打破我们的陋习和固执,教导我们去分享“天父对每个人的怜悯”,特别是对那些被遗忘和被鄙视的人给予怜悯。耶稣要求我们走出自己,朝向祂行走。
在仁慈天父的眷顾下,愿《指南针》成为广西福传的有力工具,也衷心祝愿本次研讨会圆满成功,愿天主的福音传遍祖国大地,惠泽中华同胞! 谢谢大家!
教宗最后吁请众人,在这段时期“重新养成沉浸在大自然中祈祷的习惯”,好能走出“以自我为准则的封闭状态”,重新发现我们被天父温柔的爱所围绕。
介绍了纳匝肋圣家的成员之后,教宗强调圣家“对天父旨意作出了和谐一致的回应”,是今日父母和子女的楷模。教宗说,圣家的3名成员彼此帮助来发现天主的旨意,因此,今日的家庭也有一项特殊任务。
耶稣怀有这些情操,是因为「祂亲自成了弱小者,体验了人的痛苦煎熬,并从天父那里得到安息」。因此,只有亲身经历的人,才懂得安慰他人。
耶稣喜欢退避到荒野里祈祷,教导我们「如何寻找在静默中对我们说话的天父」。这「并不容易」,却邀请我们寻求「心灵的宁静」。因此,四旬期是「给天主圣言腾出空间的绝佳时机」。
日向亚丰索学院的师生发表谈话时说:「圣亚丰索早就知道我们不该防备或谴责世界,却要治愈世界,使人得享自由,效法主基督的作为:融入现实,对人的需求感同身受,重新燃起内心最深处的期待,让每个人,尽管他们脆弱和有罪过,也体验到天父把自己放在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