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去的那天,白天大雨下个不停,我们买的是下午五点多的火车票。记得同事李湘蓉看天气下雨,打电话左叮咛,右嘱咐,要我多带衣服别着凉。知心姐妹的温情,像五月的春风,温暖我心。
当我们说明是教友后,住宿费还打了折,忠厚热情的王开民师傅接待了我们,安排我们房间后,下午又带我女儿到附近的四方街去买海鲜,并且亲自下厨。一阵锅碗瓢盆交响曲之后,我们便吃到了新鲜的青岛海鲜。
有时给堂里干活,中午只买两个馒头、一块咸菜。尽管经济困难,但有盖堂求援的,遇难求哀矜的,她总是积极主动地奉献。像青山区建堂,据我所知,她曾数次支援过。
一天她终于鼓足勇气对她妈妈提出买那双鞋的要求。可她妈妈知道那双看起来很漂亮的皮鞋其实是革的,不适合她穿。可小女孩百般请求,妈妈没有办法,就给她买下那双鞋。
看望他的教友络绎不绝,教友送的东西,他都转手送人,就连他家人为他特意买的当时最新式的羽绒服,也送给了修女院初学院长朱洪姆姆。
那年春节前夕,你见一个穷苦教友棉衣很薄,就把才买的那件棉袄送给了她。另外,还送给她过春节用的瓜子、糖和大米。我们村里你送钱帮助过的困难户有信教的,也有不信教的。
乡亲们被妻子的真情感动,每逢春节时,都来买我书写的春联;村里遇有迎亲嫁娶等喜事时,村民们也都会找我写对联。后来,妻子又陪我到市区书写对联,最多的一年赚到了1万多元。
于是我们二人就坐在圣堂门口的坐凳上,我先把他的刀子拿了过来,这时已有位教友来参加弥撒,我向他借了五百元交给这位壮年;紧接着另一位教友进来,我叫她快去为这位朋友买份早点,她把早点买来后,这位不速之客拿了五百元
从2014年开始,石俊杰每逢大节日便带着当时9岁的儿子来这里为老人服务,他说:当我为老人剪指甲、陪老人聊天时,我内心特别喜乐,这是用金钱买不来的。同时我也让儿子从小感受中华民族的孝道美德。
在那个没有电话、没有自来水、没有邮递员的地方,他克服种种艰难险阻,用自己微薄的积蓄自建校舍,给学生买鞋子,为村民修水渠……这一切,除了在那个不通公路的边远乡间,无人知晓,因为他自己不要传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