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91年,教宗乌尔班二世把昔日只为公开赎罪者而施行的撒灰礼,推广到其他信友举行,消极地强调个人严厉守斋,克己做补赎为免除罪罚,躲避地狱,得升天堂。
宗教自由不只意味着敬礼的自由,也包括教会活动的可能,这些活动能是公开的,但不为强加给别人,而是为能以更有效的方式服务社会和共同利益。
一个微笑,一句温暖的话,一个公开的祈祷——都能够给人带来光明,能够改变一个生命。
若瑟由于常常在神魂超拔的状中,无法公开举行弥撒圣祭,或参加团体唱经。
埃迪特·施泰因在纳粹猖獗的黑暗年代这样写道:世界在燃烧,基督与假基督之间展开了公开的殊死搏斗,因此,你若决意追随基督,便也可能丧失性命。这位圣女以自己整个生命参与了十字架的奥迹。
梵蒂冈曾表示,这份未有公开的大纲列出确保忠于教会及其训导所需的原则和条件。 枢机说:「我为对话达致圆满结果而祈祷。但这不再是我的责任了。我把职责留给继任人。」
教宗在10月24日主持周三公开接见活动时﹐怀着极大的喜悦宣布了这个好消息﹐同时也提醒:「枢机们有责任协助伯多禄继承人﹐发展他在信德内坚强弟兄们的职务﹐以及作为教会合一与共融的原则与基础。」
教宗将于12月12日的周三例行公开接见活动中,在他的推特账户@Pontifex上发布第一条推文。
另一参加者阿比莱什.科切莱(AbhileshKochele)说,他拣选对象的过程顺利,因为所有男女参加者都公开说明了他们心目中的择偶条件。
当社交网络未普及时,信徒未必有机会公开宣认基督徒身份,非信徒亦难有渠道接触教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