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93年至今,已有超过4万人为寻找更美好的生活,在通过地中海前往欧洲的途中罹难。在联合国世界难民日的机会上,瑞士天主教会将于6月20日举办纪念活动,主题为“呼唤他们的名字”。
而我总是回答,需要勇气的是去生活、克服愤怒的情绪和各种问题。因此,我认为,旅途中的人应该尝试学习生活,并承担起痛苦,改变这苦难,把受苦化为奉献。」(原载:梵蒂冈新闻网)
教宗解释道,人与天主不存在一种“必须做才能获得”仪式的商业关系,而是一个“自由和爱的问题”。教宗提出了测验我们的信仰的方式,第一步是问,“信仰对我来说是什么?
“塔里塔古木”是一个由奉献生活者组成的打击人口贩运的国际网络(TalithaKum)。
在飞行途中,教宗回答了记者的提问,谈及朝鲜核危机、意大利博士生雷杰尼(GiulioRegeni)遇害事件、移民问题、委内瑞拉暴动、联合国的角色,以及大公运动。
问题2:亚巴郎是否接受了撒辣依的建议?答:是的,亚巴郎“听了撒辣依的话”,与哈加尔结合,并使她怀孕。这也显示他对后嗣应许的焦虑,尝试以人的方法“成全”天主的计划。问题3:哈加尔怀孕后为何看不起撒辣依?
我只能补充说,他们提及未获得教会法典承认的问题,是说这不是他们目前考虑的问题。我可以说,在法典上获得圣座承认是使一项公教作为在教会共融中符合教会法的基本条件。
随后,教宗强调:“国际社会应努力加强合作,让所有人能尽快获得疫苗,这不是一个行方便或是大方礼让的问题,而是一个正义的问题。”教宗重申,疫情再次提醒我们,“一个人的问题就是所有人的问题”。
信仰问题不仅和虚无有关,也和痛苦有关。有人说,因为没有上帝,人们才会为所欲为。似乎信仰是约束性的,或者只是约束。我则认为,信仰和人主动的诉求有关。
今天,就如8年前一样,世界上有一部分的人宣传一种没有天主、也不需要天主的生活模式。因此,今天就如同8年前一样,世界极度需要成熟的基督信徒和活跃的基督信友团体不折不扣地为基督信仰、为福音作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