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3日下午,由侯应荣神父主持,会长们积极踊跃地分享了他们的避静感言,大家认真地反省了自己在信仰生活中的不足之处,同时也深刻的意识到圣言是信仰生活的指明灯、方向盘,圣体是精神的食粮、永生的保证,作为一个教友每天只颂念本分经是远远不够的
他在当天的要理讲授中也强调说,为“存活”而“必要的食粮”也意味着“水、医药、家庭和工作”。
塞克利主教向本新闻网表示,这篇祷词不仅适用于国际圣体大会和受造界时期,「也可以用在家庭里,在餐桌上诵念:为日用的食粮和受造界的美妙而感谢天主,为人类的贪婪及有时摧毁我们共同家园的举动而祈求宽恕,并祈愿每个贫困的人都能从人类共有的餐桌上得到他们的所需
圣经是天主的话语,蕴藏着我们得救的奥迹,是我们信仰生命和现世生活的食粮。圣经作为我们信仰启示的宝库,如同圣体圣事一样,是我们获得生命之粮的途径。
(创1:20)由此,让我们看到一切生命的初始,都是由水而开始,包括人的生命,所以,德训篇上也说:“生活的主要物品,是水、食粮、和遮羞的衣服房屋。”
在弥撒中就是指共融(即领圣体),当我们聚集一起走向祭台,去领受基督的体血:这是所有恩赐的果实,被上主转变成为众人的食粮。
《圣经》是天主圣言,神的启示,内容博大精深,千百年来被全世界几十亿人奉为天书与生命食粮,岂是《弟子规》所能比拟的? 2、表现出双重人格,双重信仰。
教宗提到耶稣的教导:「你们不要为了那可损坏的食粮劳碌,而要为那存留到永生的食粮劳碌」(若六27),教宗指出走上这条道路的目的:「相信耶稣基督,是确保达至救恩的道路」。
耶稣深深意识到自己拥有生命,因此他能肯定地向犹太人说:“我是生命的食粮。”(若6:35,48)耶稣用“食粮”二字,是为回应当时寻求食物的犹太人。
如果这样的话,天主教将开始丢失了主在建立圣体圣事的话:我的肉是真实的食粮,我的血是真实的饮料。当人们离圣体圣事越来越远时,他们就很少来领受这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