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堂设计为全框架,南北长26.5米、东西宽21米、钟楼高30余米,为哥特式风格,建筑面积近2000平方米,地上二层,地下一层。
钟楼大钟铸有各种经文,为一法国寡妇捐献,早中晚报时,教友闻声,或进堂参与弥撒,或祈祷念经,心旷神怡,一团祥和气氛。在城仔村另有规模较小的圣母堂,恭敬圣母,贺赞世海之星。
教堂是青砖砌成,顶端高尖,有一美丽的钟楼,每天清早或傍晚,从教堂里传播出悠扬的古乐声和诵经声,声波如水泛起涟漪向周围扩散,使人如登天堂,超凡脱俗。
诸凡教堂堂顶、钟楼建上光辉高耸的十字架。圣物、圣教饰物、书刊等都绣嵌、印制十字架于显眼处。信徒不论男女老少乐于接受,极愿佩挂,倍加珍惜而引以荣,成为基督的化身。
大大小小的教堂导游神父将我们带到一地势较高处,俯瞰意大利古城,大片的绿荫中,最为突出的都是教堂的尖顶或圆顶,教堂的钟楼或钟塔,能清晰地听到从教堂传来的悠扬钟声。
教堂北端为突出的圆弧形祭台,南端入口中央设六边形钟楼。立面以高耸的钟楼为中心,柱头、屋顶及门窗的细部均为尖券、尖拱形,表现出哥特教堂的高耸特征。墙面尖券假窗饰有地方特色的砖雕。
正面门上方有高约20米的钟楼尖塔,为哥特式建筑风格。此堂虽然不是很高大的建筑,但在山坡上还是很引人注目。教堂使用了40余年后,在1966年,被一包炸药炸毁,只留下了一段残缺不全的墙渣。
翌年建起西欧式人字形教堂1座,堂高7米,宽10米,钟楼高15米,为砖木结构,铁瓦盖顶。民国29年(1940年),卢神父继任本堂后,在原人字形大堂中间,补建起整体为个字形的大堂1座。
翌年建起西欧式人字形教堂1座,堂高7米,宽10米,钟楼高15米,为砖木结构,铁瓦盖顶。民国29年(1940年),卢神父继任本堂后,在原人字形大堂中间,补建起整体为个字形的大堂1座。
钟楼大钟铸有各种经文,为一法国孀妇捐献,早中晚报时,教友闻声,或进堂参与弥撒,或祈祷念经,心旷神怡。在城仔村另有规模较小的圣母堂,恭敬圣母,贺赞世海之星。涠洲岛离北海市30多海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