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从当天的福音谈起,讲解了信仰的中心事件:天主战胜了痛苦与死亡。教宗说:在基督的苦难中,我们看到天主回应我们因痛苦与死亡经验而引发的焦虑、甚至愤慨的呐喊。
据传教通讯社的报导,主教们在新年致辞中谈到自乍得独立以来的全部历史“一开始就播下了武装冲突的种子,这些冲突使解决国家发展及和谐的问题变得遥远,将国家推入仇恨和恐怖中。”
上主说:如果你未尝过痛苦又怎么知道我能抚平创伤?如果您未曾经过试炼又怎么知道胜过苦难是多么高兴?如果你未曾伤心过又怎么知道我是安慰者?如果你未曾犯过错又怎么知道我会饶恕?
若你未尝过痛苦,又怎知道我能抚平创伤?若你从没有经历过苦难,又怎知道我是救世主?若你未曾经历过试炼,又怎知道胜过苦难是多么高兴?若你未曾伤心过,又怎知道我是安慰者?若你未犯过错,又怎知道我会——饶恕?
王护士长对记者表示说:“耐药性的知识讲座固然重要,但解决艾滋病人痛苦的根源不是药品,而是亲切和蔼的态度、静静地聆听他们的心声……”在分享活动中,学员们感到通过这次学习受益匪浅。
刘修士的讲道深入浅出:解决痛苦的方法,就是认识耶稣基督,接受耶稣基督,耶稣基督就会与我们同在,拯救我们脱离苦难、脱离罪恶;只要我们悔改、承认错误,无论多大的罪过天主都会宽恕;面对死亡人都会惧怕,但有信仰的人相信
“我们所有人都感受到了战争的痛苦。从二战结束至今,战争已在世界诸多地区肆虐。或许距离遥远,我们没有强烈的感觉。但今天,发生在乌克兰和圣地的两场战争距离我们如此之近,促使我们做出回应”。
如果问题可以解决,你没必要忧虑;如果问题无法解决,你再忧心也无济于事。居住在文明城市的人,常常埋怨生活不好,有这样那样的艰辛。
教宗说:怜悯意味着把别人的痛苦当作是自己的痛苦,而不仅仅是感到同情。耶稣就是这样的:祂与我们一同受苦。祂与我们受苦,为我们受苦。祂治愈无数病人就是祂怜悯人的标记。
有了感恩和幸福,便有了工作与生活的动力,积极向上的心态可能会助他更快更好地解决自己的问题。瞧!客观的现实没有变,我们只需换下看事情的角度,便能使痛苦变成喜乐,使抱怨变成感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