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两个社群之间,推动对话的倡议、团结的迹象以及友谊的故事,应该是一个鼓舞的来源。
李晶主教讲话中以寓意深刻的故事结合圣经,鼓励教友们珍惜机会,专心学习,通过学习改变、圣化自己,求得与主同在的恩宠,和天主建立深切的关系,提升灵修,度好信仰生活,主教也语重心长地提醒了教友们在生活中自尊并相互尊重的处世原则
记得2008年去天津西开总堂朝圣时,张良神父曾分享过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有一位虔诚的老教友,热心向邻居家的青年传教,青年一直不接受,可老教友却一直坚持不懈地为青年祈祷,在播种、耕耘十年后,这位青年终于领洗入教
我们已经把两个故事合并在一起了,这使得一个耶稣诞生的伟大场景得以呈现在我们面前,但这并不是圣经经文所告诉我们的。你能为我们区分一下这两个不同的故事吗?在玛窦的故事中,主角是若瑟。
乾翰神父的《静观与禅定》一书中,有一篇论祈祷分心,引用了一段有趣的故事,故事是这样的。在《古代教父灵修学》中,马加利院长与弟兄们守夜祈祷时,看到很多乱跳乱窜的黑小孩。黑小孩跑到每位弟兄前,戏弄他们。
这是发生在美国费城的一个真实故事。一个礼拜日,一名小女孩被拦在了一座小教堂的外面,因为这个教堂的执事对她说里面“太小太挤”,容不下那么多小朋友。
在加尔瓦略山上,耶稣生理上的口渴是祂降生成人的证据、祂的死亡具有真实意义的标记。这一象徵性和精神上的渴是我们把握祂生命和死亡之深刻意义的关键所在。
《幸存者的故事》是我的至爱,故事中的主人公以真实的经历讲述了在卢旺达种族大屠杀中,失去亲人和家园的心灵,在主的引领下,度过那段艰难的日子并以异于常人的宽恕精神见证信仰的尊贵与伟大。
《卢德传》是发生在民长末期的真实故事,当时的以色列子民生活在黑暗痛苦的罪恶之中(民21:25),由于人们当时不敬畏上主,以致社会混乱,道德败坏,常遭受外邦人的欺压,致使人们陷入黑暗绝望的痛苦之中,虽然人们也呼求上主的名
在九个人生主题的架构下,分享员分享的生命故事,循序渐进地带领参与者摘掉面具,真诚地打开自己的心门,与组员坦诚沟通,并走进自己的内心,回归真正的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