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地标性建筑——徐家汇天主堂上海电视台STV在2012年5月13日晚6时30分的新闻中报道了此一消息。该台在当晚10时的夜间约见节目中,对徐汇区旅游局王逸副局长进行了采访。
短铜丝粘出的十字架十分精美,几乎与原建筑上的一模一样还有小尖顶上几十个装饰用的兽头、香蕉,这些“小零件”难坏了制作人。
教宗在讲道中省思了三组给欧洲基督徒和主教带来挑战的词汇,即:细心考虑、重新建筑,以及看看。共祭的主教们从欧洲各地前来罗马,欢庆欧洲主教团委员会成立50周年的金庆,并于9月23日至26日召开全体大会。
该教堂建筑为哥特式风格,综合了现代的设计理念和构思,融入了园林式的建筑元素,跟周边的环境和谐地相融合。
文化局表示,玫瑰堂由于地下水上升引致地面湿气渗入墙体,导致墙身等主要建筑的批荡层出现剥落,长远将危及结构安全。 该局又指,这种情况是全球文物建筑普遍存在的问题。
南堂现存建筑为清朝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年)修建。
首先,在镇邦街附近设立小圣堂,约于清光绪卅一年(1905年)才进入盐埕片区,1908年由法籍都必师神父主持建筑、施工,在盐埕片区今红星巷2号(原24号)建成一座400多平方米的天主堂———若瑟堂。
信德讯“若不是上主兴工建屋,建筑的人是徒然劳苦”(咏127,1)。
这座建筑不仅雄伟高大、气势磅礴,而且有着细腻的细节呈现和华美的色彩组合,让人过目难忘。尽管这座教堂耗费多达55000个LED灯,它每小时的耗电量却仅为20千瓦,是既惊艳又省电的艺术作品。
CNS/Reuters信德网讯2012年12月27日,在叙利亚老城阿勒颇(Aleppo),一位盲人走过在战争中被毁的汽车和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