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年代,农村农活大都以人带畜,她把拉一天犁挣来的几个窝头省给婆婆和孩子们,自己却忍饥挨饿;村里谁家有危重病人,她都要去念经,守临终;讨饭的进了她家的门,都不会空手而归,诸如此类的事情数不胜数,老人的信仰及仁爱精神
有位大姐的婆婆感冒,需要照管输液,她就急忙请医生,并打电话让大女儿过来照管,自己毅然参加。为促进福传,她们舍小家、顾大家,一直默默坚持着。
在今年常年期第十五主日,儿媳抱着孩子在弥撒开始以前把这个见证分享给大家,她说:在查出孩子的结果时,我就记住了婆婆的一句话,无论孩子是瘸子是瘫子都要。
这位做婆婆的,总为了一点鸡毛蒜皮的事儿吵吵闹闹、哭哭啼啼,有时还嫌儿媳伺候不周而拉脸,常弄得一宅子鸡犬不宁。我常被请去做做这位老人的思想工作。我对老人说了很多一家人和睦相处的道理。
我和婆婆的关系特别好,如同亲母女一样。由于平时的教育和影响,孩子们对我都很孝顺,从不让我生气,对我的信仰上也大力支持。
婆婆生前的穿心莲,在三周年之际,在大年初一的餐桌上绽放,惊动了家人,引起了重视,挑战着信仰,它使人联想,让人回眸,令人心动,它那风致的叶子,耀眼的花心,让人怀想。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传教员说:以前每当我与婆婆发生冲突,总觉得全是她的不对。通过学习圣经,我不再只看婆婆的不是,更发现了自己眼中的大梁,当我发现自己也有错,我也不是完美之人时,心中的怨恨之苦顷刻全无。
当别人打麻将的时候,我选择包揽所有家务活儿;当别人下班逛街的时候,我选择走向菜市场;当别人农忙时节回娘家的时候,我选择了下地干活;当别人晚饭后上网玩游戏时,我选择念经祈祷……在与婆婆和周围人相处时我总是忍让再三
由安贫小姊妹会主办的安老院,容纳人数曾高达250人,如今因要重建暂停接受申请,只剩下63人,最年长的是105岁的公公,住得最久者是长达25年的婆婆。
卸任徐主席向新任刘主席献花致贺、向指导神师杜勇雄神父献花致谢,刘主席媳妇向婆婆献花致意,刘主席向徐主席献花致谢,又向主礼刘总主教献花致谢,一时间,鲜花香气四溢,现场温馨感人,总主教与刘主席家人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