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法师又对在这里服务的修女们说:你们就是我们的姐妹,在你们服务的工作中,基督耶稣的那种牺牲自我、利益他人的精神又重现了,这种精神也是值得我们终生学习的,上帝也是我们佛教徒敬畏的伟大的神。
印度教徒、锡克教徒、穆斯林和佛教徒在她的葬礼上都对她的业绩表示崇敬,这位修女的影响超越了国界和宗教的界限。创办“纯洁之心”一切都是从1948年开始的。
「我们生活在开放的社会,当中有基督徒、犹太人、伊斯兰教徒、佛教徒和非信徒。在这世俗的社会中,国家必须制定对人人有效的法律。」
教宗到访消息提前泄露在缅甸社交媒体引起热议,而该国佛教徒与若开邦的罗兴亚人自二零一二年起关系日趋恶化。目前是否使用「罗兴亚人」这个群体自我认同的词语已成敏感议题。
许多来访者,包括那些虔诚的佛教徒们,无不跑到教堂看稀奇。他们从来没有看过如此逼真的“菩萨”,那样的和蔼可亲、安详平静。他们看着看着,就情不自禁地弯下了腰,膝盖着地有声,纳头便拜。
生活在印度的人们曾亲眼看见修女和他的同伴们,为临终的印度教徒取用恒河水,为弥留的佛教徒诵佛经,为垂危的基督徒举行傅油礼,为不久于人世的回教徒诵读《古兰经》,并在他们死后把他们送往各自的坟场安葬。
阿尤索枢机提到这个委员会每年都在其它不同传统宗教的节庆机会上送去贺函,例如穆斯林的斋戒月、佛教徒的卫塞节、印度教的排灯节、耆那教徒纪念大雄尊者的日子,以及锡克教徒的庆节。
佛教徒占近两成、基督徒占百分之九,而印度教徒占百分之六。其余百分之一点三信奉儒教、道教和其他中国传统宗教;不足百分之一的人表示没有宗教信仰。 马国大部分的伊斯兰教徒来自马拉族群。
如,白永强老人为回民,岳克元先生为佛教徒,彭香菊老人为新领洗的教友。大家虽然信仰不同,但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照顾,和谐相处,犹如一家。
多位佛教徒在《Facebook》专页留言,分别表示「不、不,不要来」、「若要来缅甸探访孟加拉族人,就不要来了」、「如果他称他们为『罗兴亚人』,我们便会反对他来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