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如此,他仍然整天为他这一生奋斗的目标忙碌著,也就是与没有声音的人站在同一阵线,为他们要求粮食、和平、公义,致力于「协助那些教宗方济各称的『被抛弃的人』」。
教宗提到,过去的坟墓都安排在圣堂附近,“好像在说,这些先我们而去的人以某种方式参与每台感恩祭”。“圣人依然在这里,离我们并不远”。
慈善的撒玛黎雅人竭尽所能帮助那个受伤的人(参阅:路十30~37)。这表示耶稣基督与需要救恩的人相遇,并且祂用「安慰之油及希望之酒」照顾这人的创伤和痛苦。
事实上,灵修指导与性别因素无关,而是在圣神内前行、做天主的子女和成为领受天主圣神的人,由此,她能够“安稳地把船停泊在救恩的港口,坚定对天主的信赖乃是可靠的锚”(《辛克莱蒂加行实》19节)。
滴滴鲜血淋淋漓漓洒在漫长的苦路上……今天,我们也许为了传福音而受了些许痛苦,也许为了信仰而遭受他人的误解与不解,也许我们面对困苦曾经想到放弃与退缩,可是,听到张雅各伯神父的事迹,他不是具有人性与天主性的耶稣,不是远在天涯陌生的人
教宗又引用圣保禄的话说:“时期一满,天主就派遣了自己的儿子来,生于女人,生于法律之下,为把在法律之下的人赎出来,使我们获得义子的地位(迦4,4-5)。
这种认识不仅是单纯的理智上的认识,更是个人深入的关系;是一种心灵上的认识,也就是爱的人和被爱的人之间的认识;是一位忠信者和知道足以信赖者之间的认识;是一种爱的认识,因着这样的认识,牧人邀请他的羊群跟随他
而一个直接面对信仰和自己的人是不会太看重它的。所以,理想首先应该是一种崇高的向往。它不仅包含着达到个人的某种目的,更重要的是意味着要做出某种牺牲和奉献,而不是纯粹局限于个人琐碎的欲望。
我们的本堂李山神父这样对福传组的人说:“你们就如士兵,上战场前,必先把自己的箭囊装满箭,才能在战场上打胜仗。所以你们一定要加强学习圣经,多学习教会的知识。”
真正的幸福源于心灵的平安,一个内心平安的人比一个拥有其他外在财富的人,更能影响感化他人。人们之所以受那心地平安的人的感动,正是因为他感受到蕴藏在平安人心中的圣恩的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