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几乎每一次周二在教堂里明供圣体的时候,四周庄严肃穆鸦雀无声,突然间就会有手机铃声响起,这不可预见的响声似乎像雄鸡一唱,顿时打破了夜的寂静,此时往往会同时发生两种情景,一种情景是持手机的人急急忙忙地从口袋或者包里掏出手机屏蔽掉声响
太阳快落山了,他闲逛到了教堂门前。教堂的大门开着,他估计神父一定会在。于是,就走近神父的客厅,敲门进去了。请坐!神父邀请他坐在自己对面的椅子上,放下了手中的书。希望没有打扰到你。
走出墓地后去了上次造访却关门的圣若瑟教堂。不出所料,星期日教堂门开着,有两位老姆姆只能讲法语,她们只能根据我们的英文发音在地图上指出中国、老挝以及印尼。
在我住所旁边有一间小教堂,有近九百年历史,最早是本笃会使用。教堂门口是墓碑群,罗哲修士便葬在此。天主教圣体灯亮在左边,右边有十字架,方便新教各派祈祷。泰泽的合一理念从形式到实质都非常完美。
来到教堂,神父、修女热情地接待了我们。虽然我生活在农村,条件也不是很好,但是当我看见神父修女的住房时,我还是惊呆了。仅有的四五间土房,由于在去年地震中受损,现在已经成了危房,手指宽的裂缝清晰可见。
在圣枝主日之前的日子里,数千名教友,全部是外国人和天主教徒,占据了礼堂、圣若瑟和圣德兰两个教堂,与主教接近。
今年的马槽采用柏树枝、银杏叶、稻草、芦苇等有机材料搭建而成,寓意“天主借万物彰显祂的美善”(智13:5),人类愿意在万物中朝拜赞美主;同时取消了一些塑料的彩门彩带的装饰,代之以五彩缤纷的鲜花和圣诞蜡烛装饰教堂和马槽
但这里的教友们朴实善良,热心虔诚,无论那个堂区兴建教堂或者有重病患者需求帮助,教友都是慷慨解囊。
现时,共约有五千名教友在这些堂区的四座木造教堂参加他主持的礼仪。
我遂手忙脚乱地向班主任请了假,还未得到批准,我的脚步已经离开了老师的办公室,乘车马不停蹄地赶赴教堂。 我心情无比激动地坐在车上,眼睛直往窗外张望。